2023年03月29日

標籤: 臨床心理學

當孩子面對親人離世

家庭有成員離世,就像一副象棋缺了一隻棋子,全家人都痛苦非常,往往忽略了處理孩子的感受;有些家長甚至認為孩子不會明白「死亡」這回事,索性避而不談,讓孩子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以為是「忌諱」不能說,讓他們誤解很多事情不說出來就等沒事,對孩子將來處事和心理都帶來莫大影響。 要幫助小孩子走出家人離世的陰霾,首先要理解他們對情緒表達的方式,孩子不一定像大人般會哭哭啼啼,家長要為他們營造合適舒發情緒的環境,以健康正的方法面對死亡這件事。 5歲小琪(假名)面對媽媽突然離世的日子,數月來仍是玩樂大笑和哭鬧,在我眼中 […]

電子奶咀 是父母還是孩子的選擇?

手機和平板電腦被暱稱為「電子奶咀」不是浪得虛名,的確可以讓子女們能夠安靜乖乖坐在身旁,不管是只有1歲的BB還是小學生,甚至青少年都能「馴服」,可說是父母恩物。可是,孩子對電子產品漸漸產生依賴,對於幼童頻繁接觸螢幕強光、誇張顏色和音效,有機會對孩童的認知、情緒帶來負面影響,兒童至中童常常玩手機平板亦有機會降低其專注力及視力,更會令他們對書本和運動甚至社交都減低興趣,長遠對身心成長亦受到影響。 最近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媽咪級朋友閒談,原來大家都有關於「電子毒品」的不同經歷,陳太說:「最怕阿仔放長假去嫲嫲 […]

好學生不如好老師 幫助孩子愉快學習

多元教育的年代,家長都希望子女可以學習不同的新事物,參加各式各樣的興趣班,既是有益身心的課餘活動,亦可以讓他們可以從中培養興趣、建立自信亦能擴闊社交圈子。不過,如果遇上不適合的,又或是未能照顧到所有學生感受的導師和教練,孩子未能愉快享受上堂的過程,家長見到子女受委屈亦會感到十分心痛。 8歲的軒仔從小就喜歡運動,有次和爸爸一起睇電視排球賽,就嚷著要學排球,媽媽上網找到了一個口碑不錯的排球訓練中心,於是就報名讓軒仔參加。最初軒仔每次下課都會滔滔不絕和父母分享,他亦很開心結識了新朋友。媽媽只要抽到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