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標籤: 肺癌

肺癌腦轉移 新一代標靶藥可控制症狀

大約十年前,不煙不酒的Jennifer不幸確診第三期ALK基因突變型肺癌。本以為接受手術後就能夠康復,但手術一年後,癌症再次復發。Jennifer聽取醫生建議後決定服食標靶藥物去控制病情,由第一代標靶藥服食至現在第三代標靶藥,病情亦變得穩定,現在更有不同的興趣,享受生活。Jennifer慶幸未出現腦轉移,但知道腦轉移對肺癌患者的困擾,亦知道現時服用的第三代標靶藥能夠有效治療腦轉移。Jennifer 表示:「其實高昂的藥費並不是人人負擔得起,自己是因為當年加入了臨床研究才能免費服用。希望社會各界能 […]

減吸入廢氣防肺癌

肺癌的病徵,包括咳嗽、胸痛、咳出血、氣促、聲音持續沙啞、身體異常疲倦、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等,患者的肺部也容易受感染而引發其他疾病。從以上病徵可知道,肺癌並不容易發現,因為類似的病徵實在常會出現。 按照中醫辨證分型的特點,肺癌可分為肺鬱痰熱(症狀包括咳嗽不暢,痰中帶血等)、氣虛痰濕(症狀包括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等)、陰虛痰熱(症狀包括咳嗽少痰,咽乾不適等)、氣陰兩虛(症狀包括乾咳痰少,消瘦神倦等)四個常見的臨床證型,各有不同治方,但歸根究柢,對於肺癌,預防還是最重要的。 我們中醫認為,「肺者,臟之蓋 […]

病人團體促請政府 令晚期肺癌患者享平等治療機會

香港醫療體系在全球首屈一指,可是病人無法接觸新型藥物「等死」的情況仍時有發生。例如,免疫治療用於晚期具PD-L1蛋白水平表現的「非小細胞肺腺癌」上,已獲國際認可多年,可是本港政府在資助此群病人上「只做一半」,只資助「高PD-L1 蛋白水平患者」。而PD-L1蛋白水平低分的患者,就未能像「高分」患者那樣,可以申請關愛基金資助。這群「低分」的肺癌患者無法獲得政府資助的免疫治療,即使與「高分」肺癌病友於公立醫院使用同一種藥,卻必須承受不一樣的藥費,「同病同藥不同命」。 病人組織同路人同盟爭取平等醫治機 […]

篩查結果公布 7%參加者發現肺癌

肺癌在香港不但是最常見的癌症,死亡數字同樣最高。2020年,本港男女整體的肺癌發病數字超過5,400宗,死亡數字超過3,900宗。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在2021年11月到2022年10月期間進行了第一期「肺癌篩查計劃」,對象是血親曾患上肺癌的人士。計劃包括進行一次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掃描(Low Dose CT Thorax, LDCT)檢測,並由專科醫生為檢測前、後各提供一次評估諮詢,共100人獲得服務,費用全免。 該基金主席方嘉儀女士表示:「結果100人當中有7位經進一步檢查後已確認癌症, […]

積極檢查 及早發現癌症1、2號殺手

癌症的出現很難預防,但若能在早期發現癌症,就有機會可以預防癌症變成晚期,增加根治的機會。 以本港「頭號殺手」肺癌為例,我會建議高危人士例如吸煙者,或家中曾經有人患過肺癌甚至其他癌症,這些人士可以考慮早些開始做基本檢查,譬如普通的X光照肺檢查,甚至近年開始應用的低劑量電腦掃描檢查,都可以檢測肺部是否有不尋常的陰影,從而希望萬一已有肺癌的話,可以及早發現和確定,提升治療效果。 不少人擔心,定期照肺會被輻射影響身體。其實X光照肺的輻射量非常低,無需擔心。如果是低劑量電腦掃描,只要檢查過肺部沒有問題的話 […]

新免疫療法 減肺癌復發機會

肺癌是香港常見癌症及致命癌症的首位,致命率高的原因之一是肺癌的復發率是極高的。根據數據,大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即使在完成手術和化療,亦會出現復發,一般會於療程後1至2年內發生,如2期及3期患者復發風險分別為62%及75%,甚至1B期患者也高達45%復發風險,而且復發性腫瘤中大多數會轉移,使病情更難控制。 最近有一項研究顯示,早期肺癌病人在手術後採用免疫治療作輔助治療,可以有效減低肺癌復發的風險,免卻令肺癌病人面對復發時已經是晚期或要面對死亡的風險,亦能提升病人生活質素。臨床腫瘤科專科鄭志堅醫生表示: […]

從英王佐治六世看肺癌治療演變70年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上周四駕崩,在殖民地時代出生的我,生活上如硬幣、郵票、畫像、公共設施等等,無不和英女王有關,所以跟大家一樣,我雖然與英女王素未謀面,但聞訊難免傷感!英女王的生平已有海量報道,不需再多作陳述,可是她在位70年之久,是英王在位最長的紀錄,她繼位時年僅25歲亦非英國王室常見事情,背後原因竟然與肺癌有關! 根據記載,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父親英王佐治六世長期吸煙,最終患上肺癌,在1951年9月進行了左肺切除手術,及後經歷了非常緩慢的康復期,術後長期咳血,最終在翌年2月突然離世,享年56歲 […]

5大肺癌療法

一旦確診肺癌,當然要積極治療。 筆者曾分享以下個案:Philip是一家大公司的管理層,40多歲,已婚,有一個小朋友,太太是全職主婦。他患上肺癌,已經是兩年多前,疫情前的事了。當時,檢查證實他肺部有一個約4厘米大小的腫瘤,而且已開始擴散,確診為第四期肺癌。 慶幸的是,Philip並沒有失去鬥志,他主動提出要積極治療,「就算1%機會我都要試!」醫生首先為他做基因測試,但結果證實他並不適合用標靶藥,因此主要用化療控制腫瘤。由於他的肺癌已是晚期,並非一個化療療程就可治癒。幸好現時藥物進步,他接受了不同的 […]

肺癌6大隱形症狀

說起頭號殺手肺癌的症狀,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長期咳嗽,但其實,早期的肺癌大多數沒有症狀,又或偶然會有些症狀,卻較少人知道這些症狀和肺癌有關。如果可經由這些較少人知的症狀發現肺癌,有機會可早些開始治療,增強療效,包括以下6種症狀: 杵狀指 —— 一般發生於長期缺氧狀態,例如病人有長期慢性肺部疾病。而長期吸煙會引致肺部功能受損,也有機會引起杵狀指。不過,杵狀指也可由其他肺部疾病、心臟病、腸胃病、肝病、甲狀腺疾病等引起。亦有部分杵狀指屬家族遺傳,不代表身體有病。 肩膊或上臂痺痛——肺癌可由肺部上方,擴散 […]

7大主因變肺癌高危人士

早前,醫院管理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公布最新癌症數字,2019年本港癌症個案再創新高,有逾35,000萬宗,按年增加3.1%。當中最矚目的是,肺癌取代腸癌,「重奪」頭號癌症位置,確診人數比2018年上升了6.2%,而引致死亡的個案數字亦居頭位。 直至目前,吸煙仍是「頭號癌症的頭號成因」:大約90%的男性肺癌患者,都是吸煙者。而衞生署資料顯示,有10%吸煙人士最終會患上肺癌;吸煙人士患肺癌的風險是非吸煙人士的20倍! 除了吸煙這個頭號成因,肺癌其他的風險因素也不可忽視,大家可看看以下風險因素你「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