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1日

標籤: 肚瀉

抗癌治療期須戒吃生冷食物

今年天氣真的很熱,踏入5月已有酷暑的感覺!炎夏對一般人來說是頗辛苦的,對正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就更多事情需要注意,例如飲食方面。這裡可先分享一個個案:有一位乳癌病人,50多歲,本身很喜歡吃日本料理,在化療期間仍吃喜愛的壽司,但早前有一次,她吃了街上外賣回家的壽司後,出現肚瀉、發燒的腸胃炎徵狀,醫生囑咐她吃兩日粥水,並且處方抗生素給她,因為驗血發現有大腸桿菌的踪跡。 儘管這類腸胃炎不會影響癌症病情,也不會影響化療效果,但病人仍是要注意的。以這病人為例,因為她患過腸胃炎,下一次化療時,醫生衡量過各方面 […]

雙管齊下治抑鬱症

抑鬱症雖可怕,但必須強調,它是一個可治之症,如患者能及早接受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痊愈,回復正常的生活。通常治療抑鬱症都會雙管齊下:藥物治療+心理治療。 1. 藥物治療 近年的抗抑鬱藥不斷改良,一般可在2星期內減輕抑鬱症症狀,病情可於4-6 星期後得到改善。一般來說,初服抗抑鬱藥的病人最少要在症狀消失後繼續服用藥物4-9個月。若病情嚴重或屢次復發者,更可能需在症狀消失後繼續服藥一年或以上。 常用藥物有血清素調節劑和去甲腎上腺素調節劑兩大類,原理主要是使腦內的血清素增加,回復平衡水平,讓抑鬱症的徵狀 […]

「蹲廁」得多會有痔瘡?改善不良排便習慣可免開刀?

痔瘡在香港是常見的都市病,經常便秘、肚瀉、進食太少蔬果、飲水太少、缺乏運動,或與女性懷孕等都是患上痔瘡的高危因素,近年痔瘡亦常見與「不良排便習慣」有關,值得大家多加注意。 與痔瘡相關的「不良排便習慣」大致分為兩種: 最常見的情景是都市人為了定時大便,即使完全沒有便意,也強迫自己坐在馬桶上嘗試大便。其實,若經常「唔急都去屙」,坐在馬桶上會令肛門壓力大大增加,形成痔瘡。 排便時的不良習慣,如經常在排便後繼續坐在馬桶上,用手機查看社交媒體、回覆短訊等。這些行為同樣亦會增加患上痔瘡的風險,建議「屙完即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