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7日

標籤: 細菌感染

抗癌治療期須戒吃生冷食物

今年天氣真的很熱,踏入5月已有酷暑的感覺!炎夏對一般人來說是頗辛苦的,對正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就更多事情需要注意,例如飲食方面。這裡可先分享一個個案:有一位乳癌病人,50多歲,本身很喜歡吃日本料理,在化療期間仍吃喜愛的壽司,但早前有一次,她吃了街上外賣回家的壽司後,出現肚瀉、發燒的腸胃炎徵狀,醫生囑咐她吃兩日粥水,並且處方抗生素給她,因為驗血發現有大腸桿菌的踪跡。 儘管這類腸胃炎不會影響癌症病情,也不會影響化療效果,但病人仍是要注意的。以這病人為例,因為她患過腸胃炎,下一次化療時,醫生衡量過各方面 […]

輕視小兒尿道炎 可令腎功能失常

尿道炎是常見的兒童下尿路道感染疾病,任何年紀的兒童均有可能患上。幼兒期過後的兒童較能表達感受,診斷相對較易,但嬰幼兒不懂說話,往往只能透過哭喊和情緒引人注意,因此家長一旦察覺到年幼子女有異樣宜及早求醫,皆因尿道炎雖一般不會令兒童有即時生命危險,惟及時接受適切治療可減低出現損害腎功能的併發症,並可及早發現尿道會否有先天性結構異常。 小兒尿道炎的主要成因是細菌感染,多達85%個案是大腸桿菌感染,其餘感染個案則來自變形桿菌、腸球菌或金黃葡萄球菌等,當尿片上的糞便沾到尿道出口,細菌就可進入尿道造成感染。 […]

多生痱滋會變口腔癌?胸圍太緊又易有乳癌?

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而產生細胞變異有密切的關係,例如台灣人傳統喜歡嚼食檳榔,也是一個口腔癌的主要成因。其他如:吸煙、喝酒,也是現時所知的口腔癌成因。而生痱滋有時可能是因為感染過濾性病毒,或口腔不清潔而導致黏膜發炎,但這些情況和口腔癌並沒有具體關係。 至於為何有以上的謬誤說法,可能是因為口腔癌最早出現的病徵,有時是口腔潰瘍,近似生痱滋,而令人誤會生痱滋同口腔癌有關。但若不是生痱滋,那麼一開始已經是口腔癌的病徵。 所以,生痱滋最需要注意的可能是簡單的消炎,和日後口腔清潔的問題,而無需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