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1日

標籤: 精神科專科

完美主義者 易患厭食症

大部分人都喜歡吃東西,為甚麼有些人偏偏會患上厭食症呢? 其實患上厭食症有很多原因,而其中一個原因,相信和有些人天生「完美主義」有關。曾有研究指出,有些人喜歡跳舞、做模特兒,或近年整個社會的風氣都覺得瘦才是美麗,於是令很多人都覺得:對,瘦才是美!於是希望自己的身體變得愈瘦愈好。 可是瘦是沒有盡頭的,當這心態不斷加強,愈瘦愈想瘦,體重就會愈來愈低,同時配合扭曲了的思想,即使由130磅減到100磅仍覺得自己太肥,要再減搞到90磅;然後90磅還是覺得肥,仍要減下去……於是心裡不停瀰漫「自己太肥」的想法, […]

3個條件判斷厭食症

甚麼是「厭食症」,甚麼是「暴食症」?其實,厭食症和暴食症都屬於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字面上十分廣泛,實際上也包含多種問題,根據《美國精神科診斷手冊第五版》內的指引,飲食失調其實包括有厭食症、暴食症,以及狂食症(一般又叫貪食症),都是常見的飲食失調問題。 而飲食失調的定義,主要是指有人因為腦裡面有想法的改變,令他的飲食習慣和普通人有分別。舉例說,我們平日喜歡飲食,飲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如果這想法改變了,令我們不再視飲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精神科中就屬於飲食失調。 當中的厭食 […]

挑戰妄想症 從妄想中找破綻

在統計學上,妄想症大多數的發病時間是40多歲,但整個範圍可以由10多20歲至80歲都有機會。當然,20歲以下的小朋友較少患妄想症,這年齡層若出現精神科問題,大都是思覺失調。 臨床上,處理妄想症最具挑戰性的地方,是如何在聆聽患者傾訴後,不去否定他,也不去認同他,但卻能夠取得他的信任。竅門包括給他充分時間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後嘗試了解他有這些妄想的背景,很多時我們會用心理學上的方法與他們傾談,例如說:「你覺得是這樣,但會否覺得如果那位明星或歌手在向你示愛,其他人也應該察覺呢?你寄信、寄卡、送禮物給他, […]

發現疑似妄想症 身邊人緊記2件事

妄想症的成因大多是很複雜的,亦未必每個個案都能夠找出成因。在統計學上,家族中若曾有妄想症的患者,自己患妄想症的機會亦會較高,所以我們相信妄想症和內分泌異常有一定關係。 而妄想症亦有機會伴隨其他精神病,例如焦慮和抑鬱症。為甚麼呢?試想像一下,一位人士每天上班,都覺得其他人在監視著他,甚至不停設計陷害他,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上班怎會開心呢?只會充滿緊張,提心吊膽,這種情況若不處理,久而久之,大多會有睡眠問題,漸漸焦慮、抑鬱等都有機會伴隨出現了。 妄想症並非無藥可治,然而最困難的是如何令患者願意求醫。首 […]

妄想症患者 生活如常人難察覺

「妄想症」相信大家都聽過,甚至知道有不同類型的妄想症。 在精神科裡,妄想症被歸納為「思覺失調」的一種。在定義上,甚麼叫妄想呢?舉例說,有些事情並沒有證據證明它真實存在或曾經發生,或某些事情不能用常理推斷出來,即和現實脫節,但病人卻深信不疑,無論你如何挑戰、質疑他,他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這就算是妄想了。 人基本上都是這樣:心裡面這樣想,行為就會基於這個想法而做出來,所以當一位人士有妄想,覺得別人會對他不利,他在行為上就會保護自己,例如遠離對方,這行為是因為妄想應運而生的。 要注意的是,妄想症雖被 […]

多了解自閉症 為孩子設合理期望

近年很多家長都會擔心自閉症這個問題,但偏偏,暫時沒有甚麼有效方法可以在產前檢查中發現自閉症。面對自閉症問題,家長和政府應該做甚麼呢? 我見過很多自閉症小朋友的家長、媽咪「投晒降」,因為他們付出努力照顧小朋友,但換回來的不成正比。的確,很多時,並非你投放這麼多時間,自閉症小朋友就有相應的回報給你,所以以下我想呼籲兩件事: 希望大家對自閉症明白多些,了解更多,知道這是一個甚麼問題,父母對自閉症的孩子就會有較合理的期望,亦不會有太多不必要的擔憂。我見過有些父母,甚至灰心到要放棄小朋友;亦見過有些個案, […]

別因自閉症「偏才」躭誤治療

常聽說,自閉症小朋友智力大多不低,甚至有「偏才」,即在某些方面例如繪畫、記憶力等特別出色,「叻過正常小朋友」,真的嗎?其實,所謂這些偏才是否真的「叻」呢?就要視乎觀點和角度。 我見過一位自閉症小朋友,家住屯門,小時候媽媽經常帶著他乘搭輕鐵,他也很喜歡乘坐火車,漸漸可以記得所有港鐵路線,包括輕鐵路線,甚麼號碼列車來往地點,沿途經過甚麼站,他都可以記得一清二楚。後來入讀小一時,老師都甚為驚訝,更以為他是資優小孩。 其實,自閉症小朋友只是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會特別記得仔細,顯得特別「叻」,卻不表示他對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