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日

標籤: 癌症

多一個意見 · 教授L與教授M

病歷問好,身體檢查做完,病人在見我之前已做的各種檢驗報告已亦弄得清清楚楚,病人和一眾親友擠在狹小的診症室,神情肅穆的看着我,待我要開口解說各種治療方案的時候,誰知病人竟然先開口提了五個不同的治療方案!每個方案各有長短,病人先是說自己綜合網上資料,細問之下才不好意思地說已見過幾位腫瘤科醫生!他們覺得不好意思是因為怕醫生「唔鍾意」⋯⋯醫生都那麼小器嗎? 手機壞了,也會找多幾間維修店比較一下,身體病了,加上是腫瘤這等重症,多看幾位醫生也是合情合理,根本不需要覺得唔好意思!但切忌盲目「Doctor Sh […]

不花分毫就能預防癌症?

據統計有六至七成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瀏覽香港政府癌症網上資源中心和香港防癌會的網頁,不難找到一些免費的預防癌症不二法門:戒煙戒酒、少吃紅肉及加工食物、多進食生果蔬菜、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保持標準體重及多做運動,當然還包括避免接觸其他致癌源頭,譬如過量紫外線和空氣污染,及參加適合自己年齡和風險的癌症篩查計劃。 適逢今屆亞運「香港好勁」,正好趁這運動熱潮推廣一下運動對癌症預防的作用。肥胖乃百病之源,多種癌症都與肥胖有關,運動第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直接控制體重,減低患癌風險;此外亦有研究顯示運動可以調節身體各 […]

如何讀懂癌症資訊

免費報紙最大的好處,不只在於免費,更在於方便,實體報紙在路邊有專人遞上,網上報紙亦可隨時瀏覽!這天報章標題《全球50歲以下患癌人數激增》,內容報道一項刊登於新一期《英國醫學期刊腫瘤學》(BMJ Oncology)關於「全球疾病負擔資料庫」(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早發性癌症的研究報告。研究由中國學者牽頭聯合英美學者分析由1990年至2019年全球204個國家地區29種癌症,聚焦於50歲以下患癌人士的新症和死亡數字,以及相關風險因素等,目的提供相關數據幫助預防及控制癌症 […]

晚期甲狀腺癌有藥冇錢醫? 冀納入安全網 關顧病者需要

黎先生59歲,於2005年確診甲狀腺癌。初期並無病徵,直至家人發現他頸部腫脹才諮詢專科醫生。及後醫生建議以手術切除腫塊,同時抽取組織作進一步檢驗,結果確診甲狀腺癌。黎先生先後進行六次甲狀腺癌切除手術,並配合放射性碘作輔助治療,期間情況穩定。直至2020年,黎先生出現氣促以及痰多的情況,經醫生診斷後發現癌細胞已擴散至肺部。及後,醫生處方甲狀腺癌標靶藥物作治療,但因憂慮藥費昂貴,黎先生延至2023年3月才開始使用該藥物。現時氣促以及痰多的情況已有明顯改善。而因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輕微,黎先生現時可維持 […]

腸癌康復護理 定期覆診,小心復發

大腸癌是本港頭號癌症,視乎腫瘤位置和期數,大腸癌可採用不同療法,但無論哪種治療方法,治療後的康復期護理都相當重要。康復期護理,可分為4大重點,上期本欄介紹了飲食和運動,而覆診和小心復發也是不可忽略的: 覆診——「𥄫實」癌胚抗原指數 一般來說,腸癌病人完成治療後,我會建議每3個月覆診一次。覆診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替病人檢查癌胚抗原指數(CEA)。若經過一兩年後CEA都沒有上升迹象,復發風險相對較低,可改為相隔較久才覆診,例如每半年一次。 小心復發——康復期間注意警號 腸癌患者在康復期間若身體有任何 […]

可傳染的癌症?

在新加坡夜間動物園首次遇見袋獾,這種瀕危物種是現代最大型有袋肉食類動物,猙獰的外貌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吼叫聲,使牠有「塔斯曼尼亞惡魔」的外號,本來論可愛程度和觀賞價值實在遠比蹦蹦跳的小袋鼠和毛尾袋鼠低得多,不過袋獾的介紹資料卻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話說袋獾曾經因為人類過度捕獵而幾近絕種,其後在法例保護下數目又回復增長,但自九十年代後期牠們卻因為一種名叫「袋獾面部腫瘤」導致瀕臨絕種!這種分為一型和二型的「袋獾面部腫瘤」傳播方式比袋獾的叫聲更令我毛骨悚然,因為活生生的腫瘤細胞竟然可以經由袋獾互相噬咬時傳播 […]

奧本海默 · 核子 · 醫學

有影評將大導演基斯杜化路蘭最新作品《奧本海默》稱為「史詩驚慄片」!?是的,片長三小時以文戲居多,卻竟然毫無冷場,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內心的矛盾和現實中極端的遭遇穿插在一幕幕重要的歷史時刻,讓人屏息靜氣之餘又發人深省,以實現和平的初心硏發威力強大的原子彈,「Little Boy」和「Fat Man」終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卻又同時塗炭數以十萬計生靈,歷史的公論並非永遠清晰!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核子物理學相關研究既帶給人類可怕的核子武器亦開拓了一門核子醫學! 核子醫學主要是利用放射性物質釋放出來的輻射 […]

大家都在打聽這新藥

只得9歲的小女孩安娜最終不敵神經母細胞瘤,時為2006年!當下的悲傷在所難免,但她父親史提夫看得透亦看得遠,他和太太一面籌組以女兒安娜命名的慈善基金,旨在幫助同樣面對神經母細胞瘤的小孩和家庭,同時他開了一張兩萬五千美元的支票給洛杉磯希望之城醫療中心的馬洛卡斯教授,以支持癌症藥物研發。 接近20年的時間,這些希望和關愛的種子不單發芽而且果實累累!安娜基金(A.N.N.A [Anna Needs Neuroblastoma Answer] Fund)通過不同的活動已籌得超過40萬美元的善款支援神經母 […]

胰臟癌位置隱蔽 要留心徵狀

在各種癌症中,胰臟癌屬於入侵性強的癌症,大多數發生在65歲以上的人士身上。由於胰臟癌的位置大多較隱蔽,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即使每年接受身體檢查的人士,也很難從一般檢查中發現胰臟癌,因此不少病人到了晚期才確診,治療效果亦因而較差。 但其實胰臟癌並不是沒有治療方法。治療的方案主要視乎胰臟癌的期數、病人的年齡、整體健康和個人取向等。最重要的治療目標是根治,即利用手術切除腫瘤,但並不是所有病人都適合,尤其是當癌細胞已擴散到胰臟癌以外時。當出現這情況,重點便放在盡量減慢腫瘤的生長,以及紓緩治療,包括: 放射 […]

看《媽媽的神奇小子》有感

已經是兩三年前的舊電影,上映時因事忙錯過了在戲院欣賞的機會,一直想看《媽媽的神奇小子》這套電影,這次正好有機會在飛機上重溫!香港殘奧徑賽運動員蘇樺偉「From Zero to Hero」的傳奇有血有淚,他就出生時因黃疸病導致神經功能永久受損,不但影響聽力,亦影響了肌肉張力和協調功能,這些小朋友很多終身都不良於行,而偉仔卻憑着堅毅的鬥志和對跑步的熱誠,最終成為香港之光,在其長達26年的運動員生涯裏先後奪得26面國際大賽獎牌,包括七面世錦賽金牌和六面奧運金牌,更多次打破世界紀錄!由吳君如飾演的「蘇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