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日

標籤: 思覺失調

精神分裂 點解會叫「思覺失調」? 

一聽見「精神分裂」,往往就令人聯想到「多重人格」或者「人格分裂」,至於為何有這樣的聯想?你問十個人可能九個都會這樣答:「好多戲都係咁講㗎啦!」那麼,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等等,是否有關甚至是同一件事? 其實,「精神分裂」這個名稱,並不代表一個人的「精神」真的「分裂」,這個病其實主要是指病人在思想上有問題出現,以及感覺失調——通常所指的是聽覺,例如無端聽到有聲音,稱為「幻聽」。所以,精神分裂其實是一個生理上的病症,和小說、電影裡面所講的多重人格、人格分裂,是完完全全另一種狀態,絕非同一回事。 那麼,精 […]

留心長者個案! 認知障礙症 + 思覺失調

在香港及其他已發展國家,認知障礙症是非常普遍的老齡疾病。65歲或以上人士,每10人就有1人是患者,而85歲或以上,更是每3人就有1人患上。假如你現時是60歲,而你和伴侶各自的父母都健在的話,那麼這4位老人家之中,就很有可能當中有1位患上認知障礙症了。 認知障礙症,最令人心痛的不單是記憶,甚至尊嚴也可以受損,疾病的演化可快可慢,當患者病況進展到中段的混亂期,更容易併發不同的情緒問題。就好像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個認知障礙症併發思覺失調的病例。 個案是一位90歲婆婆,患有三高(血壓高、糖尿病及血脂高)及 […]

挑戰妄想症 從妄想中找破綻

在統計學上,妄想症大多數的發病時間是40多歲,但整個範圍可以由10多20歲至80歲都有機會。當然,20歲以下的小朋友較少患妄想症,這年齡層若出現精神科問題,大都是思覺失調。 臨床上,處理妄想症最具挑戰性的地方,是如何在聆聽患者傾訴後,不去否定他,也不去認同他,但卻能夠取得他的信任。竅門包括給他充分時間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後嘗試了解他有這些妄想的背景,很多時我們會用心理學上的方法與他們傾談,例如說:「你覺得是這樣,但會否覺得如果那位明星或歌手在向你示愛,其他人也應該察覺呢?你寄信、寄卡、送禮物給他, […]

妄想症患者 生活如常人難察覺

「妄想症」相信大家都聽過,甚至知道有不同類型的妄想症。 在精神科裡,妄想症被歸納為「思覺失調」的一種。在定義上,甚麼叫妄想呢?舉例說,有些事情並沒有證據證明它真實存在或曾經發生,或某些事情不能用常理推斷出來,即和現實脫節,但病人卻深信不疑,無論你如何挑戰、質疑他,他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這就算是妄想了。 人基本上都是這樣:心裡面這樣想,行為就會基於這個想法而做出來,所以當一位人士有妄想,覺得別人會對他不利,他在行為上就會保護自己,例如遠離對方,這行為是因為妄想應運而生的。 要注意的是,妄想症雖被 […]

及早察覺產後抑鬱防自殺

一位媽媽抱著自己初生的BB自殺身亡,這類「產後抑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的悲劇不時發生。根據統計,產後婦女有10-15%會患上產後抑鬱症,可說相當普遍。可惜,由於種種原因,不少產婦和家人都對這病缺乏足夠認識,以至不時會釀成悲劇。 可從兩方面及早警覺產後抑鬱症「紅燈亮起」: 第一盞紅燈「高危因素」,包括:產婦是在未有準備的情況下懷孕、未婚懷孕、懷孕期間遇到不幸的事情、夫妻關係欠佳/婆媳關係不好、BB有嚴重的健康問題、家庭經濟出現壓力。 第二盞紅燈「症狀」,包括:身邊人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