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標籤: 心臟病

壓力 足以令你「心碎」!

生活中各種的轉變或突發情況,無論是不開心的遭遇,抑或公認的喜事,均可構成壓力。有人視壓力為推動力,也有人不堪壓力而吸煙、酗酒、或暴飲暴食等,過往醫學界一向認為壓力誘發心臟病的主因,是源於這些受壓引致的壞習慣。然而近年有國際研究證實,持續受壓力困擾,會直接傷心,皆因腦部控制情感的位置會受剌激而高度活躍,並因此而造成心臟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哈佛大學的醫學專家指出,壓力已跟吸煙及高血壓並列為引致心臟病的重要高危因素。早在2017年1月,著名醫學期刊《剌針》(The Lancet)刊登了美國一份有關腦 […]

港產AI程式可預測心臟病風險

「預防勝於治療」是傳統智慧,對於心臟病來說尤其重要,因為2020年本港因心臟病死亡(大部分屬心肌梗塞)的人數有6,561人,死亡率較2019年上升6.5%。而曾患心肌梗塞的患者,再次發生心血管病變的風險也會較高。假設有一個方法,可得知每個香港人未來十年出現心血管病變的風險,高風險者立即作出積極預防,肯定有助減少每年因心臟病死亡的數字。 早前,香港大學醫學院、護理學院、公共衞生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的團隊,聯同政府創新及科技局,以AI人工智能研發出「華人個人化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分數」,簡稱P-CARD […]

肺癌6大隱形症狀

說起頭號殺手肺癌的症狀,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長期咳嗽,但其實,早期的肺癌大多數沒有症狀,又或偶然會有些症狀,卻較少人知道這些症狀和肺癌有關。如果可經由這些較少人知的症狀發現肺癌,有機會可早些開始治療,增強療效,包括以下6種症狀: 杵狀指 —— 一般發生於長期缺氧狀態,例如病人有長期慢性肺部疾病。而長期吸煙會引致肺部功能受損,也有機會引起杵狀指。不過,杵狀指也可由其他肺部疾病、心臟病、腸胃病、肝病、甲狀腺疾病等引起。亦有部分杵狀指屬家族遺傳,不代表身體有病。 肩膊或上臂痺痛——肺癌可由肺部上方,擴散 […]

高血壓急症須即時入院

高血壓被視為隱形殺手,因為很多時身體沒有明顯症狀,往往在體檢時才發現,或因要醫治心臟病、腎病時才給檢測出來。一些因內分泌疾患而繼發高血壓的患者,及控病不佳或延醫的原發性高血壓人士,更會容易出現血壓飆升不降的「高血壓急症」,如不及時送院急救,可導致器官衰竭,令性命有危險。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2019最新的指引,血壓類別為: 一、正常(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 二、升高(收縮壓120-129mmHg,舒張壓<80mmHg) 三、一期高血壓(收縮壓130-139m […]

預防心血管病3大方案

近年醫學研究已確認,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一個主要風險因素。而且根據歐洲心臟協會的2019年指引,已確診心血管疾病被列為極高風險患者,他們的目標低密度膽固醇水平為1.4mmol/L以下,並把低密度膽固醇水平控制至原來的一半或以下。 可是,香港大學以港島西聯網的心血管病患者數字得出,超過九成心肌梗塞患者出院時會獲處方他汀類等降膽固醇藥物,但只有25.8%出院接受一年治療後,其低密度膽固醇可控制於目標水平內,情況令人擔心。加上近年整體心血管死亡個案數字有所上升,因此,香港大學與生物科技 […]

上腹痛是胃病 還是膽石絞痛?

上腹部偶爾疼痛,相信大部分人都經歷過,而且可能即時覺得自己是「胃痛」。然而,真的只會是胃痛嗎? 外科專科醫生王喬峯表示,「上腹部」一般指橫膈膜以下、肚臍以上的腹部位置。「當中的器官有很多,例如我們熟悉的胃部、十二指腸,另外部分大腸例如橫結腸以及小腸前端,都可在上腹部找到。左上腹有一個儲存後備血液的器官 —— 脾臟。至於肝臟和膽囊則位於右上腹。而胰臟是在胃部後面更深入的位置,另一個更深入的器官就是腹主動脈。」 都市人生活緊張,大家食無定時,加上不少人都有煙酒等壞習慣,令到上腹部疼痛很快已經令人聯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