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標籤: 失眠

長崎之旅尋卷丹 又名鬼百合 治失眠多夢

長崎位於日本九州的西南部,是一個擁有豐富歷史和文化遺產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兩個地方迅即夷為平地,死亡人數多達20萬人。剛剛的暑假,再次開展了我的中藥師之旅。 從福岡乘坐個多小時JR列車便抵達長崎,隨即前往平和公園和長崎原爆資料館認識歷史,了解戰爭的禍害。中藥師的工作是幫助病人減輕疾病所帶來的痛苦,戰爭卻為人類帶來永不磨滅的傷害。帶著沉重的心情離開平和公園,前往資料館途中,凌霄花、銀杏、馬纓丹和積雪草等多種藥用植物夾道歡迎,還有艷麗無比的卷丹。 卷丹像是個陌生的 […]

新一代安眠藥 不影響翌日狀態

根據過去經驗,每逢大時大節,因失眠而求醫的個案常見會有所增加,當中亦有部分個案需由醫生處方安眠藥改善睡眠。 很多人對安眠藥的印象,是可能會「上癮」或者影響翌日的精神狀態,原因是安眠藥通常有四至六小時的藥效,雖然短期內可以幫助入睡,不過一旦翌日藥效未完全消退的話,便會出現「喚醒狀態」(像在熟睡中被喚醒),影響集中力及反應。 現時亦有新一代安眠藥,原理是減少「喚醒狀態」,有別於傳統安眠藥使人疲倦而幫助入睡,容易導致第二日狀態不穩,因此服用新一代安眠藥第二天疲倦的情況相對較少。 其他藥物方面,坊間比較 […]

不要和失眠「糾纏」 放鬆再瞓過

失眠是一件很困擾的事,但太急於入睡亦有可能弄巧反拙,例如「補眠」和「糾纏」。 大部分人,如果前一日「通頂」,都會在第二天補眠,但其實對精神狀態的幫助不大。反而,若補眠太多,會容易打亂生理時鐘,例如前一天通頂,然後第二天睡到下午三時,到晚上便會難以入睡。因此一般來說,醫生都不建議補眠太多,如果感到疲倦,通常會建議在假期比平時多睡一至兩小時,例如平時七時起床,假日可九時才起床,便不會太影響晚上入睡。 不論任何情況,基本睡眠衛生都包括:房間溫度要適中、光線需要全黑、臨睡前數小時不要飲濃茶或咖啡,臨睡前 […]

解除防疫 聚會復常 增失眠個案

香港終於解除大部分防疫措施,市民生活逐步復常,但根據過去經驗,每逢大時大節,例如聖誕、農曆新年甚至下月的復活節,因失眠而求醫的個案常見會有所增加,解除防疫後市民聚會蜂擁而來,亦要小心引起失眠的問題。 一般大時大節後的失眠個案,大多涉及失眠、難以入睡,上班難以集中精神、經常感覺疲倦及緊張等問題。估計由於長假期期間,睡眠習慣有所改變,例如平日早睡早起,但放假期間會夜瞓,或者遲起身,導致睡眠習慣轉變。亦有可能平時上班壓力大,在長假期期間得以放鬆,但回復上班後身體卻難以在短時間適應及面對工作壓力,因而影 […]

中醫手法糾正頸椎錯位

脊柱骨構成人體的中軸,具有支持人的體重,保護脊髓及神經根的作用。脊柱並與其他骨骼構成胸腔、腹腔和盆腔,保護各腔內的器官。一旦脊柱任何一部分出現錯位,即會引起許多問題。例如頸椎,出現錯位立即可產生以下的不良影響: 1.頸椎錯位壓住頸神經根,會引致:頸肌痛、肩周炎、背痛、網球肘等。2.頸椎錯位壓住頸椎血管,會引致:頭暈頭痛、耳鳴耳痛、血壓異常、小腦缺血性萎縮等。3.頸椎錯位壓住頸部交感神經,會引致:長期失眠、心律不正、經常心慌心跳、視力減退、眼有脹感、咽喉不適或有異物感、上半身多汗或少汗等。 引起頸 […]

逾八成護士壓力爆煲現偏頭痛

昨天(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香港醫護聯盟聯同護士學校校友會,早前進行「護士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工作壓力」問卷調查,了解護士們在疫情下面對的工作壓力,以及出現偏頭痛及各種精神壓力徵兆的情況。結果顯示,逾八成受訪護士出現相關徵狀,包括肩頸背痛(50%)、感到煩躁或憤怒 (44%)、失眠或難以成眠(41%)、偏頭痛(33%)、胃痛及消化不良 (26%)等。 部分受訪者更出現偏頭痛嚴重病徵,包括因頭痛而減少體能活動或影響思考、頭痛通常持續多於四小時、有頻密或劇烈的頭痛、頭痛時通常感到噁心,以及頭痛期間 […]

雙管齊下治抑鬱症

抑鬱症雖可怕,但必須強調,它是一個可治之症,如患者能及早接受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痊愈,回復正常的生活。通常治療抑鬱症都會雙管齊下:藥物治療+心理治療。 1. 藥物治療 近年的抗抑鬱藥不斷改良,一般可在2星期內減輕抑鬱症症狀,病情可於4-6 星期後得到改善。一般來說,初服抗抑鬱藥的病人最少要在症狀消失後繼續服用藥物4-9個月。若病情嚴重或屢次復發者,更可能需在症狀消失後繼續服藥一年或以上。 常用藥物有血清素調節劑和去甲腎上腺素調節劑兩大類,原理主要是使腦內的血清素增加,回復平衡水平,讓抑鬱症的徵狀 […]

抑鬱症有樣睇?

抑鬱症,據估計,大約佔本港人口的8-10%。雖然抑鬱症數字是整體持續上升,但其實會受很多環境因素影響,例如經濟,社會動亂,新冠疫情等等,都有可能增加抑鬱症個案。 世界衛生組織在多年前估計,到了2020年,抑鬱症會成為全球頭號病症。當時沒有人能預知2020年會爆發持續不退的疫情。現時雖未有2020年後最新抑鬱症數字,但臨床上的確發覺,抑鬱症的影響比過往更大。若不幸患上抑鬱症,會逐漸開始損害日常生活功能,若不適當治療,隨著病情發展,會引致自殺危機明顯增加。事實上,抑鬱症是可治之症,如患者能及早接受治 […]

成日周身痛?小心患有肌筋膜疼痛綜合症

林先生是退休人士,退休之前從事裝修工作,他求醫是因為常常感到頭痛、耳鳴、肩胛痛及頸痛。他已照過X光及磁力共振,沒有發現什麼明顯問題,也不是椎間盤突出症。但這個痛症已經纏繞他半年,每晚都失眠,所以希望試用脊醫方法去醫治。 用手法檢查的時候,發現他的頸、肩胛及膊頭有很多激痛點。再看看他的X光片,就發現他的頸椎弧度不夠。他說他頭痛時,會整個頭皮都感覺「扯住」,這就是脊醫所說的「轉移痛」(referral pain),即痛症由一個位置轉移到另一個位置。而他最大的問題是耳鳴,他也看過耳鼻喉專科,證明不是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