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日

標籤: 免疫治療

病人團體促請政府 令晚期肺癌患者享平等治療機會

香港醫療體系在全球首屈一指,可是病人無法接觸新型藥物「等死」的情況仍時有發生。例如,免疫治療用於晚期具PD-L1蛋白水平表現的「非小細胞肺腺癌」上,已獲國際認可多年,可是本港政府在資助此群病人上「只做一半」,只資助「高PD-L1 蛋白水平患者」。而PD-L1蛋白水平低分的患者,就未能像「高分」患者那樣,可以申請關愛基金資助。這群「低分」的肺癌患者無法獲得政府資助的免疫治療,即使與「高分」肺癌病友於公立醫院使用同一種藥,卻必須承受不一樣的藥費,「同病同藥不同命」。 病人組織同路人同盟爭取平等醫治機 […]

越南之旅

「現在腫瘤科每星期的門診量接近二百,比十多年前翻了好幾倍,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來自英國的腫瘤科醫生懊惱地說。 「是的,我們那邊每星期的門診量六、七百,勉強還是應付得來⋯⋯」我和新加坡的腫瘤科醫生答得有點尷尬。 遲來的越南同事好奇地問:「你們在討論一個上午的門診量嗎?」然後大家都靜了⋯⋯ 過往三年多一直裹足於新冠疫情,幾乎所有的醫學交流都只能以網上視像會議形式進行,方便省時又不受時區和地域限制,固然間中會受一點技術或網絡問題折騰,但在那個時候曾認為就算疫情過後,實體會議都很難完全復常!事實正好相反 […]

頭頸癌患者 近半於「黃金年齡」發病

癌症之中,有一類稱為頭頸癌(Head and Neck Cancers),一般包括鼻咽、鼻竇、口水腺、咽喉、聲帶等位置的癌症,而甲狀腺癌和腦癌則不包括在內。本港每年的頭頸癌個案,差不多一半初診時年齡介乎40-59歲的「黃金年齡」,因此絕不可忽視。 頭頸癌包含的各種癌症不但位置相近,也有其他共通之處,除了鼻咽癌和口水腺癌之外,大部分的頭頸癌都和吸煙有很大的關係。另外一個成因,就是和感染HPV病毒有關。 頭頸癌的病徵,主要視乎腫瘤的位置。例如鼻咽癌,病徵可包括流鼻血、鼻塞、頭痛、聽力模糊等,又例如咽 […]

癌症治療的回顧與展望

美國總統甘迺迪在1962年選擇啟動「登陸月球計劃」,「並不是因為很簡單,而是因為很困難」,最終人類在7年後成功登陸月球! 前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在2016年啟動了「癌症登月計劃」(Cancer Moonshot),明顯是想呼應當年登月計劃的勝利。這項計劃由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統籌一籃子與癌症相關的政策,內容宏大,目標推動包括癌症預防、診斷、治療、癌症基因及免疫研究等等,但這確實比登月的困難更困難,加上推出至今計劃受到政治、經濟和疫情的窒礙使我們並未看到登月般的成功!眾所周知,現任美國總統拜登曾經歷喪 […]

副作用困擾頭頸癌患者 免疫治療現轉機

頭頸癌是一種在香港相當常見,卻又經常被忽視的癌症。過去十多年,頭頸癌的新症數字持續上升,而頭頸癌每年的平均死亡人數為210人,死亡率達三成。 人的頭頸部位,因應位置不同,分為鼻腔、口腔、咽(包括鼻咽、口咽、下咽)、喉和唾液腺等部分。顧名思義,頭頸癌就是頭頸部位出現癌症病變,可以分為頭頸鱗狀細胞癌和鼻咽癌兩種,並以原發部位來命名,例如口腔癌、下咽癌、喉癌等。 香港頭頸科醫學會義務秘書及外科專科黎逸玲醫生表示,頭頸部位癌症的病理表現,多以鱗狀上皮細胞癌為主,大約佔85-95%,餘下的是淋巴癌、腺癌、 […]

本港治療淋巴癌新突破

淋巴癌主要可分為兩種:何傑金氏淋巴癌和非何傑金氏淋巴癌。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為十大常見癌症之一,也是致命癌症第八位。 最常見的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當中,包括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病徵不明顯易忽略,是一種擴散快兼侵略性高的癌症。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於2022年第二季,以網上問卷訪問了82名淋巴癌患者,了解他們對最新治療的認知與看法及對治療的期望等,結果顯示,在非何傑金氏淋巴癌患者中,逾六成受訪者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其次為「濾泡性淋巴癌」。 早期的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症狀不明顯,也易被忽視。患者有機會持 […]

本地科研腸胃癌新藥成功

近年,免疫治療被視為未來治癌的曙光。免疫治療透過激活病人的免疫系統,令免疫細胞(例如T細胞)認出腫瘤細胞後再消滅它們。然而,某些癌症,例如晚期結直腸癌,雖然是本港第二大癌症,但其免疫治療有效率低,爭取更多患者的獲益仍是晚期結直腸癌治療的一大挑戰。 內科腫瘤科專科梁澄宇醫生表示,「腸癌和胃癌的基因突變比較多,我們稱為『微衛星不穩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有這類基因病變的腫瘤則稱為『高度微衛星不穩定』。凡屬於這類腫瘤,都會被 一種叫PDL1的訊號所擾亂,促 […]

5大肺癌療法

一旦確診肺癌,當然要積極治療。 筆者曾分享以下個案:Philip是一家大公司的管理層,40多歲,已婚,有一個小朋友,太太是全職主婦。他患上肺癌,已經是兩年多前,疫情前的事了。當時,檢查證實他肺部有一個約4厘米大小的腫瘤,而且已開始擴散,確診為第四期肺癌。 慶幸的是,Philip並沒有失去鬥志,他主動提出要積極治療,「就算1%機會我都要試!」醫生首先為他做基因測試,但結果證實他並不適合用標靶藥,因此主要用化療控制腫瘤。由於他的肺癌已是晚期,並非一個化療療程就可治癒。幸好現時藥物進步,他接受了不同的 […]

生活健康都會患上肺癌?

肺癌? 跟我們沒關係? 在香港,每年大概有45,000人因各種原因死亡。其中,有接近4,000人是死於肺癌。換言之,每12個香港人之中,就會有1個人死於肺癌。肺癌不僅是各種癌症之中死亡率最高,也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2019年最新數據)。所以,肺癌肯定跟每個香港人都有關係! 我的生活很健康,不會那麼不幸吧? 來自上海的研究指出,華人患上肺癌現在過半數是女性,年紀也愈來愈小。在香港,偶爾也有肺癌患者年紀只有30-40歲。最重要,現在華人肺癌患者已經超過一半是非吸煙人士。意味著,就算年紀輕,沒有吸煙, […]

肺癌故事 —— 只要不放棄

早前醫院管理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公布最新癌症數字,肺癌取代腸癌,「重奪」頭號癌症位置。 Philip是一家大公司的管理層,40多歲,已婚,有一個小朋友,太太是全職主婦。他患上肺癌,已經是兩年多前,疫情前的事了。 當時,他的生活習慣真的不太好。首先是他的工作本身要中港兩邊跑,而且他在內地工作上接觸的人,都喜歡飲飲食食,於是Philip幾乎每晚都要應酬,又煙又酒,「有時想唞一晚都唔得。」 在這樣的工作情況下,他很少有機會運動。終於有一次,咳了很久,他也以為只是煙酒過多以及空氣不好,照樣中港兩地工作,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