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1日

分類: 專欄

一文看清妊娠期37種絕對不能服食的中藥!

女性有了身孕,全家都覺得是一件喜事。不過,有些年輕女性懷孕了,既緊張又興奮,不知道自己應吃些甚麼和不應吃些甚麼,還照舊吸煙、飲酒。其實煙酒必須戒,而某些中藥在妊娠期間也要禁食。 例如,有些中藥會造成嚴重盆腔充血,甚至引起流產,例如大黃、巴豆、芫花、大戟、牽牛、番瀉葉、木通、芒硝等,絕對不能服食。也有些中藥會令子宮興奮收縮,也有引致小產的風險,例如麝香(有看國內古裝劇的讀者應十分熟悉,不少劇中都有以麝香令其他人小產的情節)、紅花、三棱、莪朮、乳香、沒藥、五靈脂、丹皮、王不留行、牛膝、薑黃、枳實、枳 […]

生活健康都會患上肺癌?

肺癌? 跟我們沒關係? 在香港,每年大概有45,000人因各種原因死亡。其中,有接近4,000人是死於肺癌。換言之,每12個香港人之中,就會有1個人死於肺癌。肺癌不僅是各種癌症之中死亡率最高,也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2019年最新數據)。所以,肺癌肯定跟每個香港人都有關係! 我的生活很健康,不會那麼不幸吧? 來自上海的研究指出,華人患上肺癌現在過半數是女性,年紀也愈來愈小。在香港,偶爾也有肺癌患者年紀只有30-40歲。最重要,現在華人肺癌患者已經超過一半是非吸煙人士。意味著,就算年紀輕,沒有吸煙, […]

行山尋草「路路通」

「中藥師」這個職稱對很多香港市民來說都很陌生,在接受訪問或出刊時,很多時都被改成「中醫師」。然而,中藥師與中醫師的工作並不相同,培訓學習內容亦大有不同。我不懂把脈、看舌象等診症技巧,我的工作是審方、鑒定中藥、配發藥物、處理藥事法規、炮製、製劑等,這份不顯眼但必須具備大量專業知識的工作,就由2000年乳臭未乾的我開始踏上「中藥師之旅」。 由於生性好動,畢業專題選擇了有關香港中草藥的課題,差不多每星期都去行山採藥製作標本,自此養成踏草尋青的習慣。當時陪伴著我們上山下海的是李甯漢教授及劉啟文博士兩位師 […]

子女「有樣學樣」 你想不想?

孩子的感覺是十分敏銳。父母日常行為舉止,孩子看在眼裡不經不覺間就有樣學樣。所以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反映父母在家中的表現,不知不覺間已在身教中,同時亦可以在孩子身上找到mini me,父母可以更加認識自己。 有一位虎媽,對女兒要求極高,認為女兒讀書應該要名列前茅,運動亦要是精英,為女兒報名參加不同比賽去肯定她的水平和成就。每次比賽前後,媽媽總愛與女兒作「賽前分析」及「賽後檢討」,例如說同學隊友「他的表現不好應該是練習不足!」「她今次落敗因為她用錯了方法!」久而久之媽媽的說話影響了女兒的性格 […]

逆轉女性脫髮危機 附自救妙方

哪有人想出現脫髮,看著鏡中的自己頭髮日漸減少,肯定不是味兒。不過要注意,男女脫髮不論成因、過程、改善方案等,都有一定分別。 以女性脫髮而言,脫落的速度一般比較緩慢,頭髮會慢慢稀疏、枯黃幼弱無光澤,但最終很少會出現全秃。中醫認為,女性脫髮多屬於「營養性血虛性脫髮」,簡單來說就是關乎血虛。例如婦女在產後血虛,或更年期腎虛,內分泌不足時,都會引起脫髮和頭髮稀疏、幼弱、枯黃。亦有些女性是因久病體虛、貧血,或癌症化療後等因素而出現脫髮。 頭髮的潤養來源於血液,但頭髮生長的根基則來自腎的精氣。女性常因月經過 […]

幼兒自閉症4大徵狀

大部分小朋友,1歲左右就會開始識叫人,例如叫爸爸、媽媽,但自閉症小朋友語言發展會較差,所以「學講嘢」一般較慢,有些家長就因而發現小朋友有自閉跡象。 如果在這階段沒發現,漸漸跡象會更明顯,由於語言發展遲緩,他們說話用的字,例如我、你、他,他們經常會搞亂,想講「你」但講了「佢」之類。另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像鸚鵡學舌,不斷重複別人的說話。所以,語言發展一般都是最早可以察覺小朋友有自閉症的線索。 基本上,自閉症是一種發展的障礙,現時多數將它歸入亞氏保加症等發展障礙問題為同一類,統稱ASD,而大概每1,0 […]

體質下降全因凍飲?

多謝《都市日報》邀請,可以在這個專欄和大家分享中醫的知識和體會。總是有病人問:「為什麼中醫總說不可以飲凍飲?吃生冷?我看中醫又說要清熱,那我直接飲杯沙冰,喝下去肚子冰冰的,不就很清熱了嗎?」 中醫說不能吃生冷,是因為「陽氣」是生命的根本,活人是暖暖的,當生命消逝了才是冰冷的。身體各個臟腑都要靠陽氣才可以運作,如果我們常常喝冷飲、吃生冷如雪糕、沙律等等,都會削弱陽氣,令臟腑的功能變得低下,出現種種不適。例如脾胃陽虛,就會易胃痛、胃氣、腹瀉等等;肺氣寒的話,就會咳嗽、久喘、痰多;腎陽虛的話,說會疲勞 […]

長者容易跌倒 與天氣變化有關?

大腦是人體中最神秘的器官,它不單是我們一切活動的主宰,更有著與其他身體器官很不一樣生態及變化,正因如此,現今的科學家不斷努力對人類大腦進行不同的研究,而其中於2018年,就有一項很有趣的研究發表了。 這是一項是有關「認知能力與季節的關係」的神經科學研究,科學家發現老年人在夏末和初秋的思維和注意力,會比冬季及春季表現更好,這指出了長者在比較暖和的日子,大腦會有更佳的認知能力。研究亦發現,大腦的容量會在秋季到冬季之間,漸漸縮小10-26%,而由春季開始到夏季結束之間,它卻會慢慢變大。這說明了大腦很多 […]

肺癌故事 —— 只要不放棄

早前醫院管理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公布最新癌症數字,肺癌取代腸癌,「重奪」頭號癌症位置。 Philip是一家大公司的管理層,40多歲,已婚,有一個小朋友,太太是全職主婦。他患上肺癌,已經是兩年多前,疫情前的事了。 當時,他的生活習慣真的不太好。首先是他的工作本身要中港兩邊跑,而且他在內地工作上接觸的人,都喜歡飲飲食食,於是Philip幾乎每晚都要應酬,又煙又酒,「有時想唞一晚都唔得。」 在這樣的工作情況下,他很少有機會運動。終於有一次,咳了很久,他也以為只是煙酒過多以及空氣不好,照樣中港兩地工作,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