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

俗語有云「谷到爆血管」。其實「爆血管」即是腦血管突然破裂出血而造成出血性中風,其中以蛛網膜下腔出血這種出血性中風最危急,常於沒有明顯警兆下突然發生,而且病況會瞬間急轉直下而令人失去意識或深度昏迷,甚至可致命。

腦部表面受三層腦膜覆蓋保護。蜘蛛網膜是腦膜的中層,夾在外層的硬腦膜和底層的軟腦膜之間。蜘蛛網膜下腔是蜘蛛網膜和軟腦膜之間的空隙,內裏包含腦脊髓液及多條大血管。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英文:Subarachnoid hemorrhage,簡稱SAH),屬腦出血,亦即是出血性中風,超過8成半是因為腦動脈瘤(Aneurysm)破裂,血液流到蛛網膜下腔甚至形成血塊而引發,少部份則源於先天性動靜脈畸形並出現破裂、或患動脈炎、動脈剝離,又或頭部創傷。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雖然只佔所有出血性中風個案的5%,但死亡率可達6成,是所有腦中風種類之中最高。原因是出血會導致腦內積聚血塊,擠壓腦部,所產生的高度壓力,造成顱內壓短時間內急升,能直接使腦細胞壞死,毀掉腦功能。

臨床上,多達三分之二的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病發時來不及有明顯症狀,就已因顱內壓突飆升,脈搏隨之急降而突然失去意識,陷入昏迷。至於有症狀的患者,主要會先出現如雷擊般的劇烈頭痛,痛感可於一分鐘內由0級跳到10級,並且持續和遍及整個頭部甚至去到頸位置,有時更兼出現眼前一黑。另亦會有頸部僵硬、嘔吐或呼吸困難的情況。

此外,曾有患者在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病發前,看到重影及發現自己眼皮下垂,這可能是動脈瘤未破裂時,因太大而壓着第三神經線所致。

治療方面,如果患者維生指數穩定,則須根據動脈瘤位置以及形狀,選擇開髗夾閉手術或者血管介入微創手術來消除動脈瘤,防止再破裂。另外,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經常會引起其他嚴重併發症如腦積水和腦血管痙攣,它們都可能導致腦部受損的程度和範圍加劇,影響病人生命和癒後。所以這些併發症的預防措施及治療手段,都應該在合理情況下儘早施行。

並未出血的腦動脈瘤很多時難以發現,必須利用或腦部掃描或磁力共振等血管造影技術才可作診斷。若突然出現不尋常頭痛,或本身直系親屬中有兩人或以上患動脈瘤,應及早求醫作相關檢查。

一旦發現有動脈瘤,就要作緊密的醫學觀察。如動脈瘤的大小或形狀在一定時間內於造影監察下發生明顯變化、或甚至有出血或壓著神經線的情況,就要立即清除,以避免導致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謝日恒醫生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神經外科顧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