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紙最大的好處,不只在於免費,更在於方便,實體報紙在路邊有專人遞上,網上報紙亦可隨時瀏覽!這天報章標題《全球50歲以下患癌人數激增》,內容報道一項刊登於新一期《英國醫學期刊腫瘤學》(BMJ Oncology)關於「全球疾病負擔資料庫」(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早發性癌症的研究報告。研究由中國學者牽頭聯合英美學者分析由1990年至2019年全球204個國家地區29種癌症,聚焦於50歲以下患癌人士的新症和死亡數字,以及相關風險因素等,目的提供相關數據幫助預防及控制癌症年輕化的趨勢。數據顯示過去30年間年輕患者病例增加了79.1%而相關死亡人數亦增加了27.7%,報告提示相關風險因素如肥胖、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多紅肉、低纖維、高鹽份)和吸煙酗酒等都有機會是癌症年輕化元兇!
研究結果當然有警世作用,但一般讀者要理解這79.1%增長的意義,除了恐慌之外其實需要更深層次的閱讀和分析,因為大家真正想知道這數字到底是否代表年輕人比之前更容易患癌,或是增長只反映其他客觀因素?
需知道同期全球人口增長接近40%,醫療記錄和呈報系統的進步、減少漏報錯報情況等等都會在統計學上直接增加相關癌症數字,而非直接能確定年輕患者比之前更容易患癌。另外這30年間,癌症篩查日漸普及,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腸癌、乳癌和子宮頸癌等都會提早發現一些早期癌症個案,亦即是說這些人可能因為篩查而在50歲之前發現有更高治癒機會的早期癌症,避免了在較後時間才發現、死亡風險較高的晚期癌症,這亦間接解釋了為何癌症個案增長了接近80%而死亡個案只錄得較低的升幅,當然醫學進步,癌症治療越見有效都會減低死亡個案的升幅!
那麼當世的年輕人是否比之前更容易患癌?其實這研究的設計並不能解答,就算是風險增加都肯定沒有增加80%那麼高!無論如何,研究結果背後永恆的大道理是:健康生活,多做運動,節制飲食,預防肯定勝於治療!

臨床腫瘤專科林嘉安醫生
參考資料:https://bmjoncology.bmj.com/content/2/1/e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