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趕上了暑假的尾巴,和家人一起去日本旅行。
日本人在外國人眼中都是守規矩講禮貌的民族,相信大部分人都認為他們管教小孩子一定十分嚴格,不論學校還是家庭,都可能訂下很多規條要孩子從小要循規蹈矩,深信只有幼庭承訓才能打造出這樣的民族。今次赴日亦順道探望日本的朋友,讓我可以見識到日本人的育兒方式和香港人的差異,亦有值得香港家長學習的地方。
我的日本朋友有三個孩子,分別是2歲、8歲和9歲,日本家庭很多都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和香港不一樣,即使是在職媽媽都會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亦不會有工人姐姐協助家務,香港媽媽認為「一打三」絕對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日本朋友卻告訴我秘訣是「放縱」。在今次和他們一家人外出吃飯,更讓我親身見證了「放縱」的成功。
香港家長帶孩子外出吃飯,總會要求孩子乖乖的坐定定,必要時更使出「殺手鐧」──手機,務求整餐飯他們都黏緊在椅子上就好了。然而日本媽媽卻不同,不會提供手機給小孩,反而讓他們吃飽後在視線範圍間四處走動,可能習慣了媽媽的「放縱」,他們沒有亂跑亂叫但亦玩得很盡情,孩子更忘形地把臉放到落地大玻璃面上擦擦,弄得一撻撻「面印」,媽媽看到卻沒有即時阻止,直至我們差不多要結帳離開時,媽媽就從手袋拿出濕紙巾走到大玻璃前努力的抹走「面印」,和執拾旁邊被孩子弄亂了的地方,孩子們見狀亦自動自覺幫媽媽手一起抹和排好桌椅,然後一家人就去洗手,再向店員道謝就離開了。
像日本媽媽般的「身教」遠比給孩子訂立大量限制更有效,孩子是獨立的個體,過份支配他們的行為,令他們不明所以的盲目服從,最後可能會弄巧反拙。反之,適量的「放縱」可以讓他們從中學習「自律」,這位日本媽媽以身作則去收拾孩子弄亂了餐廳的地方,因為向來的教導孩子亦會一起幫忙,讓他們明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明白每個行為的界線,懂得自律。

臨床心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