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9日

在新加坡夜間動物園首次遇見袋獾,這種瀕危物種是現代最大型有袋肉食類動物,猙獰的外貌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吼叫聲,使牠有「塔斯曼尼亞惡魔」的外號,本來論可愛程度和觀賞價值實在遠比蹦蹦跳的小袋鼠和毛尾袋鼠低得多,不過袋獾的介紹資料卻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話說袋獾曾經因為人類過度捕獵而幾近絕種,其後在法例保護下數目又回復增長,但自九十年代後期牠們卻因為一種名叫「袋獾面部腫瘤」導致瀕臨絕種!這種分為一型和二型的「袋獾面部腫瘤」傳播方式比袋獾的叫聲更令我毛骨悚然,因為活生生的腫瘤細胞竟然可以經由袋獾互相噬咬時傳播,感染癌細胞的袋獾會在面部或口腔附近長出腫瘤影響進食,使袋獾飢餓至死!這種病暫時並無有效治療方法,科學家正針對袋獾免疫系統的缺陷研發相關免疫治療,並有保育計劃隔離未受感染的袋獾族群,多方面拯救這瀕危物種!

癌症人傳人在醫學報告上早有記載,大部份是關於活體器官移植,因為癌細胞有機會從患有癌症的捐贈者同時移植到器官接受者身上,平常人自身免疫力可剷除這些外來的癌細胞,但器官接受者一般都會同時接受免疫力抑制的藥物,令外來的癌細胞有機可乘,但幸好現在器官捐贈者的篩查非常嚴謹,這種情況在醫療比較發達的國家已經絕無僅有!

我一向都對癌症病人及其家屬說癌症並不會傳染,令他們不會有太多的避忌和免受不必要的標籤影響日常生活。關於癌症人傳人的說法,比較相關的情況是一部份癌症的成因,譬如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人類乳頭狀病毒和幽門螺旋菌是可經人傳人導致肝癌、子宮頸癌、口咽癌和胃癌等等,幸好這些感染都有非常有效的疫苗或藥物治療,可從源頭減低患癌機會!

腫瘤
臨床腫瘤科專科林嘉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