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30日

兒童情緒病若處理得不好,毫無疑問有機會變成抑鬱症。至於實際的個案數字,就相當有趣,因為根據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結果,而且可以相差很遠,有些說小朋友抑鬱症是相對比較少的,大約2-3%;但也有些研究指出小朋友抑鬱症比率和成年人其實相差不遠,達7-8%甚至以上,所以很難有一個定論。但實際臨床接觸所見,本港小朋友情緒問題發展至抑鬱症的情況不算普遍,因為現在家長都很著緊小朋友,大多一察覺有問題就會諮詢醫生。

要注意的是,兒童情緒病的處理和成年人是不同的,小朋友的環境和大人也不同,他們的環境是以學校、朋友、家庭等三方面為最主要,而這三個環境只要父母用心其實都可以改變,例如補習太多令小朋友很大壓力,可以減少補習;學校內有同學欺負他令他不開心,父母可以嘗試和學校、老師溝通看看如何解決。只要改變了客觀環境,再帶小朋友見心理學家做一些心理輔導,一般都會有改善。再嚴重的,才見精神科醫生,考慮是否處方抗抑鬱藥。

而家長更需注意,最忌一味抱著「否定」的心態,例如不嘗試幫助小朋友,而只是問:點會有病㗎?我個仔唔會有病嘅!又或者只顧發脾氣,怪責子女或怪責自己,但都是不理想的,因為同樣會令小朋友的壓力增加。

家長應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情緒病,接受子女有機會有情緒問題,不要再向他們施加壓力,要給予適當的安慰,用多些時間聆聽、關心他們。在過程裡面也要知道專業人士建議的治療原因是什麼,為什麼需要,治療如何進行,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等都要了解,這樣家長就不會太擔心,也不會想太多了。

過度活躍症
精神科專科張漢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