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30日

記得上次的台灣南部之旅,參加了屏東的果園導覽活動,有種植木瓜的農場和果園,當天我了解這些水果的種植和收穫過程,並嘗試當地的特色美食。今天就讓我介紹一下木瓜和番木瓜的分別。

隨着全球人口老化,退化性膝關節炎於日趨普遍,是常見的關節疾病之一,患者會出現疼痛、僵硬,膝關節時會發出咯吱的聲音、關節酸痛不適等,嚴重者疼痛難忍,影響日常生活。而中藥木瓜具有舒筋活絡及和胃化濕的功效,臨床用於濕痹拘攣,腰膝關節酸重疼痛,轉筋攣痛等。

百子櫃內的木瓜來源於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的乾燥近成熟果實。在街市、水果店等賣售的木瓜不同,正名為番木瓜,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果實,熟時可作水果,未成熟時可作煲湯、製作沙律等食用,兩者並非一物。而番木瓜的果實具有消食下乳、除濕通絡和解毒驅蟲等功效,用於消化不良、乳汁稀少、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等,以食用為主。

雖說番木瓜以食用為主,但它在全球分佈甚廣,縱使國藉、膚色不同,大家同樣地就地取材,尋找治病防病的藥物資源。文獻記載牙買加人以成熟果實外敷皮膚,促進傷口愈合;尼日利亞人則用以治療瘧疾、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黃疸及腸道蠕蟲病。番木瓜破損後會流出白色的乳汁,非洲及歐洲部分用以治療皮炎和銀屑病;印度以葉來治療退熱、驅蟲和哮喘。由此可見的藥用價值很多,但各個地方的臨床使用亦存在着很大的差異。

百子櫃中的木瓜在安徽宣城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歷史,因當地出產品質優良,因此稱之為“宣木瓜”,被譽為道地藥材,廣泛應用在臨牀之上。民間流傳: “杏有一益,梨有二益,而木瓜有百益”,可見過往一直把木瓜視為珍品。而《詩經》云:“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說明當時是用作饋贈他人的禮物,象徵珍重情意永相好。

歷代以木瓜用以養生治病如恆河沙數,市面上最常見的木瓜產品就是木瓜酒了,木瓜效果顯著及安全範圍廣泛,早在南朝及明朝已有以宣木瓜作為貢品,進貢朝廷。現代藥理研究指出木瓜具有抗炎、鎮痛等作用,從古至今的醫藥工作從不間斷,多年以來,木瓜用於治病強身有著莫大的裨益,值得後世繼續學習和研究。

李仙兒 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總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