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9日

有影評將大導演基斯杜化路蘭最新作品《奧本海默》稱為「史詩驚慄片」!?是的,片長三小時以文戲居多,卻竟然毫無冷場,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內心的矛盾和現實中極端的遭遇穿插在一幕幕重要的歷史時刻,讓人屏息靜氣之餘又發人深省,以實現和平的初心硏發威力強大的原子彈,「Little Boy」和「Fat Man」終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卻又同時塗炭數以十萬計生靈,歷史的公論並非永遠清晰!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核子物理學相關研究既帶給人類可怕的核子武器亦開拓了一門核子醫學!

核子醫學主要是利用放射性物質釋放出來的輻射作診斷或治療用途。現在非常普及用作癌症診斷的正電子掃描便是一例,檢查前病人會被注射帶有放射性的糖,活躍的癌細胞會搶先吸收這種糖並在代謝過程之中釋放出可被偵測的輻射,透過特別儀器合成圖像,便可以偵測癌細胞的位置。治療方面包括俗稱「食電」的放射性碘-131,當患有甲狀腺亢奮或甲狀腺癌的病人吞下含有放射性碘的藥丸,放射性碘-131便會選擇性進入甲狀腺細胞並釋放高能量輻射殺死相關細胞。

今次「入場」看的是一種稱為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 (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SIRT) 的「表演」,「片長」大約兩小時,先由擔當「男一」的放射科專科醫生操刀,從病人大腿動脈放入導管再巧妙地到達肝臟腫瘤的血管,血管細小又迂迴,過程令人看得心驚膽跳,導管位置經顯影劑圖像確定後,便到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出場」為病人注射帶有放射性釔-90的微小粒子,這些粒子離開導管後,由於體積的大小,會塞在腫瘤的微絲血管裡頭再釋放出射程只有幾毫米的強力輻射,近距離殺滅腫瘤之餘又可減少對鄰近組織的傷害,不過這種治療並非所有病人都適合,現在主要用於原發性肝癌或肝轉移腫瘤。

科學並沒有好壞,分別只在於怎樣運用!

腫瘤
臨床腫瘤科專科林嘉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