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兒童情緒開始有問題,會有很多不同的症狀,例如年紀小的小朋友,會講比較多生理上的不舒服,例如他們會告訴父母自己頭痛、頭暈、肚屙、肚痛、呼吸急促好像「唞唔到氣」,甚至心跳手震等等,這些肉體上的症狀,其實都有可能是他們壓力太大出現情緒問題的徵兆。
至於心理上,也會有很多不同的症狀,例如會忟憎、暴躁,或者驚慌,悶悶不樂,開始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覺得讀書沒有什麼意義,或者經常無故地哭等。
以上提到的生理和心理症狀,當然不一定代表情緒有問題。家長最主要應注意小朋友的行為方面,和平日比較,例如悶悶不樂,沒有之前那麼喜歡去和其他小朋友玩;什麼都不想做,明明以前很喜歡打機但現在忽然都不想打了。也有些更嚴重的個案,會無故打自己,甚至把自己的頭撞向牆;或者行為上故意和老師、父母作對等等。這些轉變如果是突然出現,父母就要注意了,不要只當他們頑皮,或者以為加以責罰就可令他們改善,需要時應諮詢專業人士。
當然,無論現在醫學上的檢查,例如磁力共振等等有多先進,都難以檢查出小朋友的情緒問題。所以最重要還是靠家長觀察,包括小朋友身邊環境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對他們多些理解,聆聽他們的說話,觀察他們有沒有剛才提到的生理上症狀、行為上的表現等等。然後,若爸爸媽媽覺得有懷疑但又未必有足夠的經驗去判斷,就應諮詢醫生、學校社工、心理學家等等,將自己的觀察和小朋友身邊發生了什麼事的資訊都告知專業人士,以幫助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