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日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說出來老套,但相信到今天大家依然十分認同。對大人和孩子來說,出國旅行都是一個增廣見聞的好機會,每年我都會細心策劃和兒子暑假之旅的行程,因為我明白每個孩子(可以說是每個人)對旅行對期望和追求都不同,所以行程亦會不一樣,以我們家為例,我們每次去到外地,博物館和名勝景點,往往未必是我們的首選。

曾聽過不少家長朋友對於外遊都有不少「指定動作」,首要是到博物館,有個家長解釋時笑道:「博物館每件展品都有description,又可以給孩子戴住耳機聽導賞甚至有導賞員,我就可以輕鬆坐埋一邊等仔女『放學』!」到名勝目標是「打卡」,讓孩子交暑期周記時可以圖文並茂交功課,到此一遊就滿足。

我認為到不同國家體驗當地的文化可以由不同角度出發。博物館可以了解歷史背景,我亦愛和兒子找一個人來人往的街角小店坐下,品嘗一下地道小吃同時望向街外,從路人的衣著和樣子表情了解當地民生文化,有路過的上班族,亦有一家大小走過的,例如大都會的人步伐特別快,人也顯得較冷漠;在小鎮生活在街上遇到朋友會閒話家常,笑容亦較親切,衣著亦會較樸素,和兒子一起分析街上的人。別人眼中我倆母子在「hea」,但我覺得是十分美好的親子時光,除了有助了解當地文化,對我的專業亦有很大的得著。

有些孩子較小的,我會建議家長可以帶他們到當地的社區公園遊樂場遊玩,不同國家的玩樂設施都會略有不同,對孩子來說更有新意,更重要是可以和當地人一起玩耍,別擔心言語不同,小孩子玩樂的時候自有他們的溝通方式,更可以讓孩子學習和不同國籍的小朋友交流,對發展社交能力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我的目標是未來可以一家人來一次旅行車(campervan)之旅,去不同的國家,早上走出車外就可以親親大自然,看日出日落,晚上又可以一家三口的營火會,累了就回車上睡,相信是一個很精彩的體驗。

鄭穎珩

臨床心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