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才踏入7月,已經多次出現「極端酷熱」天氣!當濕度和溫度都偏高,有些病毒就有機可乘了,例如引起皮膚病「疣」的HPV病毒(人類乳頭狀病毒)。
皮膚科專科陳厚毅醫生表示,每年夏天都會多了人患上疣,而且包括成年人和小朋友。「最主要的原因,是小朋友在暑假會到不同地方參加不同的活動,例如游水班、其他活動班等,而小朋友通常手多多,喜歡到處摸,卻不知道很多時手部觸碰的地方,包括門柄、升降機按鈕等,都是疣病毒的溫床,可以通過接觸傳染到小朋友身上,令他們長出疣。」
而成年人在夏天也有很多不同活動需要赤腳,例如玩瑜伽甚至泰式拳擊等,都有機會赤腳,而到外地旅遊時酒店的地氈也可以是疣病毒的溫床。
陳醫生表示,疣可以分為尋常疣、扁平疣、足底疣等三種,各有不同特性:
- 扁平疣(plane warts / flat warts)——常見於面、頸、胸、腹部,呈肉色或啡黃色、輕微突起的細小顆粒,約一至二毫米,有時被誤會為油脂粒、粉刺、癦痣。扁平疣數量可以很多,且數量可以隨時間增加,並傳染附近正常的皮膚,患者的臉上甚至可以出現幾百粒的扁平疣。
- 尋常疣(common warts)——常見於手指、腳趾、指甲邊緣等,呈粗糙突起的硬塊或顆粒,可大至十毫米,有時被誤會為皮膚癌。
- 腳底疣(plantar warts)——生長在腳底或腳趾,或會令走路時感到痛楚,呈凹陷、變厚、粗糙的硬塊,有時被誤會為雞眼。
不過,不論成年人或小朋友患了疣都不需太擔心,因為現時有很多不同的治療方案。例如在感染初期的疣,通常比較細小而數量亦較少,可使用含水楊酸成分的外用藥水,一般要使用約6-12個月才有效改善問題。塗藥水時,要小心塗搽避免接觸附近的正常皮膚,亦不應在臉上使用。
「其次是冷凍治療,也是現時最常用來治療疣的方法,」陳醫生說,「它的原理是利用-196℃的低溫液態氮,將皮膚上的疣殺死,通常不會有傷口及疤痕。由於治療的安全性較高,創傷性較小,對患者的痛楚亦較低,治療後可即時上班、上學。但視乎疣的大小和數量,有可能需要進行多次冷凍療法才能完全把疣清除。」
若想精準地把疣除掉,可和皮膚科醫生商議,採用激光治療。這方法較常用於處理臉上、頸上或頑固的疣,醫生首先會在疣的位置塗上麻醉膏,然後利用波長10,600nm的二氧化碳激光清除疣組織。這個方法有機會一次便可把疣治愈,造成的傷口較小,復元較快,而且只要做法正確,通常不會有疤痕形成。
而當患者的疣較大,或做了冷凍治療亦無效,便可能需要進行手術切割。陳醫生指出,手術的風險較冷凍、激光等療法高,亦有機會留有疤痕。每種療法都有利和弊,最重要是和醫生充分溝通,選擇合適的療法。

皮膚科專科陳厚毅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