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9日

鼻咽癌的成因,多年來都和「鹹魚」扯上關係。為什麼會有這個講法呢?因為早年有人發覺,廣東省沿岸的鼻咽癌發病數字比較多,而在整個中國的版圖內,內陸地方的鼻咽癌比較少,因此三、四十年前有醫生就這方面進行研究,懷疑鼻咽癌和華南地區人多吃醃製食物,例如鹹魚等有關。但實際上是否吃鹹魚真的會增加鼻咽癌機會?其實在科學上還未能百分百確定。

而現今所知引起鼻咽癌的最大源頭,屬於一種EB病毒,它亦有機會是香港以至廣東省沿岸較多鼻咽癌的原因。此外,鼻咽癌也和吸煙、飲酒等有關。

那麼,EB病毒是如何感染的呢?其實這病毒的感染途徑和一般過濾性病毒相似,甚至有理由相信可能很多人已經接觸過這種病毒,但視乎個人體質,不一定每個人接觸它之後都會有症狀。

鼻咽癌和大部分癌症一樣,臨床上分為不同期數,這種臨床分期對醫生考慮採用什麼治療方法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以鼻咽癌來說,第一期即腫瘤集中在鼻咽部分;第二期開始癌細胞擴散至單邊頸部淋巴結而出現腫脹;第三期即腫瘤細胞已侵蝕到頭顱骶骨位置,甚至兩邊的頸部淋巴都腫起;第四期又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代表頭顱骶骨被進一步侵蝕,影響到三叉神經線、眼球活動神經線等,最嚴重的第四期後期就代表已擴散到其他器官,包括骨骼、肝、肺等,亦即晚期鼻咽癌。

根據2020年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鼻咽癌新症有740宗,當中一半左右病人年齡在45至64歲,但要注意的是,有兩成病人是介乎22至44歲,所以影響的年齡層由年輕至中年為主,並不只是影響老人家。

腸癌
李兆康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