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雖然已超過10年,但有關核癈料的處理問題其實從未解決,近日隨着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公布新一輪核污水排放計劃再起風波!事緣在福島核電廠對出海域捕獲的「許氏平鮋」被驗出含有遠高於標準的核元素「銫」,這消息不但令大家關注核廢料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亦增添了大家對食物安全的憂慮!
其實很多癌症病人都會問可不可以食魚生刺身,從營養角度看各種海產魚類營養豐富,不但含高質量蛋白質,亦有如Omega3、維生素等,不過從衞生角度看未經煮熟食物有較高感染風險,癌症病人在化療期間抵抗力下降,最好避免進食。雖然「許氏平鮋」這種魚不是港人刺身料理摯愛, 但仔細想想日本海域的其他漁獲或有相同情況,「魚生刺身可不可以吃」這個問題,除了從營養價值及衞生角度考慮之外,往後或要顧及核輻射等食物安全問題!
另外幾乎所有癌症病人都會問可不可以食保健產品(health or nutritional supplement )。保健產品市場龐大而且種類繁多,不能一概而論,建議先認清自己需要以及醫學數據,包括成效及副作用等作全面分析,譬如全胃切除手術後的病人因為不能從食物吸收維生素B12所以要打針補充,或有內出血的病人需長期服用鐵丸以提供原料幫助製造紅血球,但要靠保健產品固本培元或增強免疫力,這些目標固然令人趨之若鶩,但就比較模糊亦難以客觀量度,加上絕大部份保健產品成份複雜又缺乏大型數據支持,既不清楚成功機率也不知道潛在副作用,醫生根本無從作出專業判斷,食唔食得很多時純粹靠一個「信」字!有見及此,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曾列出十大預防癌症建議,其中一條就是建議大家不要依賴保健產品,應專注從日常飲食中攝取所需營養!
可不可以食?要諗清楚先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