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路仔仲細,邊識諗咁多嘢!」這個心態令好多家長為孩子想很多,代決定很多,其實原生家庭的培養,老師的教導和朋輩的影響,孩子的思維原來不知不覺間成熟了很多,遠遠超出成年人的想像。
早前和兒子閒談,他於明年可以加正式加入球隊,他主要是守龍門,因為他的年紀較細的關係,雖然已正式入隊,但兩個龍門員中通常會選較大年紀的一個出場參與大型賽事,換言之兒子應該只是後備球員,出場機會很低,甚至全年亦沒機會出場。我一直在想如何開導兒子,怎料兒子竟然對我說:「我負責開門同cheer up 我啲 teammates!」
我曾設身處地想如果我是兒子會怎樣,我想我未如他般「想得開」,我會感到壓力不開心,「唔通我唔夠叻,點解唔揀我出場!」,難得他的思想正能量滿滿,真的令我佩服。為人父母總認為孩子長不大,永遠認為他們是「細路仔唔識諗」,事實上很多時他們的想法甚至比大家成熟,當然孩子的成長背景對他們的思維有重大影響。
在球隊為每個人擔當的角色不同,前鋒永遠給人感覺重要,後衛亦是焦點之一,龍門已屬次一等,後備隊員幾近視為被遺忘的一員,或許大部分成年人在大都會社會壓力的薰染下都是這個想法,直覺認為孩子都會這樣想。事實上孩子的想法往往較為單純,尤其一直培育成有團隊精神的孩子,明白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每個隊員都是重要的,做好自己顧全大局才是好隊友。
值得一提,好多家長讓孩子加入團隊,都想自己孩子是團隊的核心,某程度上將子女在隊伍中的成就視為自己的光環,不知不覺間將壓力架在孩子的頭上,可是孩子可能不在乎只自己是不是主角,只希望和隊友們群策群力,得到最佳成績。
有些時候,孩子可能化身為成年人的榜樣,值得我們學習。

臨床心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