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就是母親節,一同感謝母親的節日,對不少人而言母親節便會聯想到康乃馨,很多人也不知道中國的母親花就是萱草了。成語中的椿萱並茂,本意指椿樹和萱草二種植物都生長茂盛,用以比喻雙親身體健康,當中萱草便是象徵母親了。
萱草的人工栽種歷史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早在《詩經魏風》中便有記載。萱草隸屬百合科,花朶形態與常見的百合甚似,不同的是花瓣橙桔紅色至桔黃色,內花被裂片下部一般有∧形彩斑,不論百合花還是萱草也是艷麗奪目,惟萱草不具香味,英文名為Day-Lily,名字道出了其花朶多於早上盛開,晚上凋謝的生長週期。白居易詩中「杜康能解悶,萱草能忘憂」,意思是酒能解悶,萱草可以令人忘憂,所以又名為忘憂草。酒入愁腸愁更愁,賞花、吃花於我而言更為適合。

台灣以萱草的花蕾作為金針食用,而內地的金針則是來源於黃花菜的花蕾,兩者均性涼,具有清熱利濕、寬胸解鬱和涼血解毒的功效。只要提起金針,一道金針雲耳蒸雞,由金針、雲耳、紅棗、冬菇及雞製作出一道家常便飯,儘管不是甚麼名貴菜式,卻有着家的味道,洋溢着母親的愛。而外國人會把萱草的艷麗的花瓣用加入沙律之中,既有生菜般的味道,亦為菜色點綴,中西文化各有不同,同一食材製作出不同的珍饈百味。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家人齊集,桌上全是大家喜歡的食物,吵吵鬧鬧,一同慶祝,節日就是找個藉口一家人齊集團聚的日子,現在我亦已成為了一名媽媽,母親節前夕,女兒會在學校為我製作簡單的小禮物,暖在心頭。不管是甚麼節日也好,世上總是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祝願天下每一位母親—母親節快樂!

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