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在波斯尼亞舉行的世界冰球錦標賽,賽會誤播中國國歌作反修例歌曲,播錯國歌風波一下子成為香港人茶餘飯後的話題,我和朋友們卻不在意這件事誰對誰錯,反而興奮香港代表勇奪季軍凱旋之歸,當中隊員Bob接受訪問時分享道:「抵達波斯尼亞後,不少球員生病,有的發燒,無法下床,有的比賽到一半,手腳發冷,原本18個前鋒和後衛,但有幾場只得13人上場力拼。」天氣和個人狀態不似預期,無論最終有出場的還是臥病在床的,都是一場體育精神的考驗。
說起體育精神,就是我們作為家長經常要和孩子解釋的課題。孩子在成長中都有機會參加不同規模的大小比賽,在練習和比賽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突如其來的變化。如何和孩子一起應對情緒的起伏,對家長來說都是一個大考驗。就以今次冰球比賽作為個案,經歷三年疫情賽事暫停,有機會出賽當然令全隊人磨拳擦掌密集訓練迎接比賽,怎料去到當地卻床都下不到,更遑論出賽了,內心的難受可想而知;剩下來帶病上陣的心理壓力亦更大。
記得有位家長跟我分享,他的8歲的兒子因病未能參加籃球比賽極度失落,更說「覺得自己很沒用!」這些消極說話,我建議他和孩子解釋「體育精神」的廣義,「由加入籃球隊開始就是一個團隊,上下一心,雖然今次病了未能出賽,但隊友的身份沒有改變,可以在心裡默默祝福隊友,寫心意卡託家人交給隊友作支持,網絡年代更可以叫朋友直播片段在家中收看。」至於抱病上場的孩子,家長應該提醒孩子要量力而為,體育精神在於參與和團隊精神,每次比賽成績只是過程,一次輸贏不代表一切。
說回今次世界冰球錦標賽,大家都聚焦在播錯國歌的問題之上,忽略了今次港隊獲得季軍的佳績;亦令我聯想起常見的家庭關係現象,好多時家庭成員嘈交,彼此僵持在一個問題之上,容易爆發情緒,其實只要大家退一步,甚至換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可以了解整件事的重點,會更易找到共識,減少磨擦影響感情。
在此,我再一次恭喜香冰球港隊勇奪世界冰球錦標賽季軍,及香港女子冰球隊在羅馬尼亞舉行的世界女子冰球錦標賽歷史性於世錦賽奪得金牌。

鄭穎珩
臨床心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