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倪匡先生曾經公開過自己的病情,慨嘆自己晚年一直被各種疾病折騰,所以他在84歲時曾為自己取了一個外號「84 匕翁」,「匕」即「死」字去了一大半,「匕翁」即自嘲為死了大半的老翁!他剩下的那小半生命在其後3年多婉然流逝,原因據說是那大腿上「3個專家說是癌症,4個專家說是濕疹」的皮膚病!儘管報章都說他是死於皮膚癌,但字裏行間其實是看不明到底有沒有確診,而他所說的病徵並非典型皮膚癌徵狀,反而更像非常罕見的皮膚T細胞淋巴癌。
皮膚癌長期位列香港十大癌症之一卻並沒有引起太大關注,大家甚至對皮膚癌的真正理解仍然很模糊。原發性皮膚癌可分成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和惡性黑色素瘤兩大類,前者包括基底細胞皮膚癌和鱗狀細胞皮膚癌。以上所提及的皮膚T細胞淋巴癌並不屬於原發性皮膚癌。每年香港大概有1,000個非黑色素瘤皮膚癌新症,但死亡個案少於30個,可說是死亡率超低的癌症,相反惡性黑色素瘤每年約有100個新症,但死亡個案卻接近50個!
基底細胞皮膚癌和鱗狀細胞皮膚癌多數是局部皮膚硬塊或潰瘍,治療亦以局部為主,可以手術切除、冷凍、電療或局部化療等等手段根治。惡性黑色素瘤一般是皮膚隆起有色硬塊,明顯會不停變大、邊界不規則, 或有流血和潰瘍的症狀,以前這個病可說是死亡的預告,因為傳統手術後復發率高而電療、化療幾乎都不管用,但現在已有相關的鏢靶藥及免疫療法大大提升了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療效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前美國總統卡特,他在2015年91歲高齡確診惡性黑色素瘤時,已有肝臟和腦部轉移,預計壽命只有3個月,但經手術切除和局部高劑量電療加上免疫療法,他仍然存活至今,更成為美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總統!
![]() | 作者:臨床腫瘤科專科林嘉安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