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2日
當孩子面對親人離世

家庭有成員離世,就像一副象棋缺了一隻棋子,全家人都痛苦非常,往往忽略了處理孩子的感受;有些家長甚至認為孩子不會明白「死亡」這回事,索性避而不談,讓孩子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以為是「忌諱」不能說,讓他們誤解很多事情不說出來就等沒事,對孩子將來處事和心理都帶來莫大影響。

要幫助小孩子走出家人離世的陰霾,首先要理解他們對情緒表達的方式,孩子不一定像大人般會哭哭啼啼,家長要為他們營造合適舒發情緒的環境,以健康正的方法面對死亡這件事。

5歲小琪(假名)面對媽媽突然離世的日子,數月來仍是玩樂大笑和哭鬧,在我眼中這是正常反應,遊玩對孩子來說亦是他們處理不安情緒的本能反應,同時小琪亦變得容易動怒和緊張,她突然像回到幼兒期,明明是已potty-trained突然要用回尿片,又嚷著要用奶樽飲奶,爸爸感到擔心不已。

我建議爸爸可以和小琪分享自己都不開心,讓她明白媽媽離世不開心是可以的,亦是父女一起疏導情緒的好方法。此外,盡量減少孩子生活的轉變,如常上學、做完功課可以吃茶點,周末去公園玩等,這些都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明白爸爸要上班,平日要父兼母職很難,我建議他找家人或朋友來幫忙照顧小琪,生活如常可以減低孩子面對媽媽離世帶來轉變的壓力。

要疏導孩子的情緒,就要幫助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坊間有很多育兒書都有教大家如何跟孩子解釋死亡都值得參考,家長亦可以多和孩子說說故事,和孩子一起回想和離世家人的生活點滴,誘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都是健康紓發情緒的方法。

提醒大家如留意到小孩子面對摯親離世久久未能平復到情緒(有時當事人亦未必察覺,家人和密友局外人更容易注意到),建議要尋求專業人士協助,拖得太久對孩子的心理會帶來長遠影響的。

專家身教
臨床心理學博士鄭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