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患嚴重疾病兒童及其家人提供「臨時家園」的「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公布了一項「重病兒童父母面對的壓力及社會支援調查」結果。
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董事會成員、香港兒童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服務主管(血液及腫瘤科)陳志峯教授表示,調查發現,普羅大眾與重病兒童家庭對社會支援重病兒童的看法,存在「認知瓶頸」,重點包括:
- 交通、食物或生活用品津貼:75%大眾認為足夠,惟僅21%病童家長表示足夠;
- 重病兒童的復康支援:76%大眾認為足夠,惟僅27%病童家長表示足夠;
- 協助準備膳食或提供膳食支援:72%大眾認為足夠,惟僅25%病童家庭表示足夠;
- 家中其他兒童或長者的暫托服務:66%大眾認為足夠,惟僅19%病童家庭表示足夠;
- 往返醫院及居住地點的點對點交通安排:73%大眾認為足夠,惟僅28%病童家庭表示足夠;
- 由慈善團體提供鄰近醫院的住宿暫住服務:61%大眾認為足夠,惟僅21%病童家庭表示足夠。
此外,作為局內人的重病兒童家庭,還會出現家長情緒受壓;開支增加,但收入減少;家庭收入愈低,壓力愈大;疫情持續影響家長子女身心健康等問題。

陳教授呼籲:「面對目前疫情降溫,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家長和小朋友宜在做足預防措施下多參與社交活動,並進行適當的運動,保持身心健康。此外,家長和小朋友應多加溝通,亦可進行一些親子活動,如烹飪、製作手工藝等來紓緩壓力。」
與此同時,第二個「麥當勞叔叔之家」將於今年底啟用。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董事會主席暨全球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董事會委員黃馮慧芷女士表示:「位於觀塘的第二所家舍樓高17層,設有66個房間,可以服務更多患有癌症、心臟病、腎病或罕見病的兒童。」
目前的家舍位於沙田,鄰近威爾斯醫院;第二所家舍則位於觀塘,鄰近香港兒童醫院,啟用後並有點對點免費穿梭巴士來往家舍和醫院,讓家長可更專心照顧病童。黃馮慧芷表示,無論在沙士還是新冠疫情期間,麥當勞叔叔之家的大門從未關上,今後亦將繼續趟開,幫助更多病童家庭度過艱難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