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認知最早有關癌症的文字記錄,可追溯至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醫師的草紙卷,裏頭記載了「胸部隆起的腫瘤,對所有治療無效」,而相關發現亦可於木乃伊的研究中引證。
大家可能會問,為甚麼這些癌症起源的研究集中於木乃伊?這是由於癌症腫瘤多是軟組織,如果屍體沒有好好保存,這些軟組織會隨時間腐化,癌症的痕跡有機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而古埃及木乃伊的製作方法有助保存屍體的軟組織,科學家便可從這些材料研究癌症的起源,所以一般古代人類癌症的研究都會從古埃及木乃伊上著手。但《南非科學雜誌》刊登的一項考古報告將人類癌症歷史一下子再往前推超過一百萬年!
在南非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西北方約50公里的「人類搖籃」遺址,考古學家愛德華奧迪斯在170萬年前古人類近親的腳趾骨化石上,竟然發現了骨肉瘤的證據!骨肉瘤即是骨癌,顧名思義癌細胞源頭是骨組織,所以就算是古人的軟組織已腐化,癌症的印記仍有機會在骨頭的化石中看見!有別於其他在年老病人常見的腫瘤,骨肉瘤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在人類壽命較短的遠古時期,骨肉瘤屬於「常見」的癌症都十分合理。骨肉瘤成因不明,或與基因有關,其生長速度快,可引起骨痛甚至骨折,病人多因肺部轉移而過身,莫說在古埃及,就算在不久之前這種病仍可說是九死一生。幸而骨肉瘤在現代並不常見,以香港為例,只佔兒童癌病的5%左右,而治療方法在過去幾十年亦大有進展,透過綜合化療以及局部手術,除了可保留肢體外亦將病人的5年存活率由10至20%提升到60至70%!
如果我們相信進化論,以物競天擇的概念來嘗試解說,這些帶有致癌基因的人類族羣早應滅絕,亦即是說這種致癌基因理應在歷史的洪流中銷聲匿跡,但為何它仍殘留在現代人類基因作惡,實在值得人類學家和醫學科學家深思!
臨床腫瘤科專科林嘉安醫生
參考文獻
1.
Odes, E. J., Randolph-Quinney, P. S., Steyn, M., Throckmorton, Z., Smilg, J. S., Zipfel, B., Augustine, T. N., de Beer, F., Hoffman, J. W., Franklin, R. D., & Berger, L. R. (2016). Earliest hominin cancer: 1.7-million-year-old osteosarcoma from Swartkrans Cave, South Africa.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12(7/8), https://doi.org/10.17159/sajs.2016/20150471
![]() | 作者:臨床腫瘤科專科林嘉安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