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2日
朱古力瘤

香港人對俗稱「朱古力瘤」的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普遍認知不深,卻原來每10名女性便可能有一位名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估計香港現有逾20萬名育齡婦女和女童患有此病。

國際研究數據顯示,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帶來的劇痛和其他徵狀,若長期置諸不理會成為「計時炸彈」,引致緊急手術等嚴重後果。婦產科專科李文軒醫生便提出忠告,「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影響生育能力;若延誤診治,卵巢囊腫有機會扭曲或破裂,導致下腹部或背部突然劇烈疼痛、陰道出血、腹脹,須立即進行緊急手術,雖不常見,但仍有一定風險。因此,婦女若出現經痛、深度性交疼痛、排尿及排便疼痛、直腸疼痛出血或血尿、週期性咳嗽/咯血(咳血)/胸口痛、週期性疤痕腫脹和疼痛、疲勞和不孕等症狀,不可掉以輕心。」

蘇振康醫生李文軒醫生
(左)蘇振康醫生,(右)李文軒醫生

香港醫護聯盟於2022年5至6月進行一項「香港育齡婦女經痛及對子宮內膜異位症認知」問卷調查,合共訪問686名18至49歲女性,發覺常見有10大謬誤,婦產科專科蘇振康醫生逐一拆解如下:

  1. 經痛是正常的,不用尋求專科醫生治療

事實:蘇振康醫生指出,長期經痛可能是患上子宮內膜異位,亦可能與某些婦科病症有關,不容忽視,若延醫或會令病情惡化。

  1. 婦科檢查很痛

事實:利用超聲波檢查可助找出子宮內膜異位症及其他病變。蘇振康醫生指超聲波的探頭放在肚皮上,透過腹壁、膀胱再探測到子宮、卵巢,所以檢查前需要漲尿。檢查過程快捷簡單亦不會產生痛楚,一般能在20分鐘內完成。

  1. 年輕少女不會患上子宮內膜異位

事實:蘇振康醫生表示,曾有少女在初潮後一個月確診子宮內膜異位症。七成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於20歲前已出現病徵。

  1. 子宮內膜異位等到更年期便會自動好轉

事實:單靠改善生活習慣不能醫治子宮內膜異位症,需要接受正確的醫療治療,再配合適當的運動與生理調適,才可改善生活質素。「患者應意識到子宮內膜異位症在更年期/ 絕經後,仍可能是活躍性的/有症狀的。」蘇振康醫生表示。

  1. 有嚴重經痛才會患上子宮內膜異位

事實:病徵與臨床病人的嚴重程度不一定完全相關,亦有病人病徵輕微但病情已踏入嚴重階段。

  1. 止痛藥足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

事實:常用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包括避孕藥、黃體素等,蘇振康醫生指用藥目的是減少雌激素的分泌,抑制排卵功能,從而改善經痛及經血過多的問題,而止痛藥只能暫時緩解疼痛,治標不治本。

  1. 治療子宮內膜異位一定要做手術

事實:患者可選擇藥物治療或做手術切除朱古力瘤,以減輕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的疼痛。蘇醫生稱通常朱古力瘤直徑達5厘米以上,才會考慮手術治療方案。

  1. 治療子宮內膜異位藥物有很多副作用如更年期症侯群,骨質疏鬆

事實:蘇醫生指,第四代黃體素地諾孕素,有助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病變,並將骨質流失程度減到最低,暫時並沒有足夠證據表明會對骨質密度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1. 長期使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藥物會影響生育,甚至不育

事實:第四代黃體素地諾孕素會於數天內代謝,經由尿液排出體外,不會積聚體內。臨床研究證實,患者月經會在停藥後約2個月內回復正常,因此不會影響日後受孕/懷孕或胎兒發育。

  1. 子宮內膜移位只要手術成功後,便能永絕後患

事實:有研究發現每9個手術後不服藥的患者中,便有2個於第二年後復發;多於一半會於術後第五年復發。所以應採取保守性手術和藥物治療雙管齊下,手術後繼續服用口服黃體素以有效預防術後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