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日
髮線後移

怎樣才算髮線後移

女士髮線後移的判斷主要是靠目測,坊間亦有「達文西黃金比例」的計算法,即將面部正中的垂直線,為三個等分:上部由髮線最低點至眉心;中部由眉心至鼻準下;下部由鼻準下至下頷。凡是上中下部的高度相同,即符合這黃金比例的「 完美面孔 」,若上部長度遠超過中下部,則可視為髮線後移。

女士髮線後移原因

考慮髮線後移處理方案例如植髮、仿真紋髮、內服或外用藥物時,一定要先了解髮線後移原因。正常女士隨年齡增長,不一定出現髮線後移。早上晨運或嘆早茶的婆婆,或日常接觸到的高齡女士,大部分都沒有明顯的M字額。觀察後移的髮線是否對稱,以及頭髮稀疏的範圍,可以初步評估原因:

1.  對稱式髮線後移 

天生額高、牽引性脫髮、顳側三角形禿髮、額部纖維化脫髮,都會對稱地影響前額及兩側額角的頭髮,出現額高、額闊、M 字額等,佔所有女士髮線後移的八成。天生的女士高額佔髮線後移的大部分,幼年或童年時已察覺到,隨著年齡增長,突額或M字額會𢜒加明顯。

牽引性脫髮可出現於任何年齡,是因為愛梳All Back、辮子、或玉米辮的髮型,或將頭髮向後熨得妥妥貼貼,長期過度的反覆拉扯頭髮,引致前額毛囊受創壞死、逐漸脫落。

顳側三角形禿髮,在剛出生或是很小的年紀,會在前額或兩側鬢角,可對稱或不對稱出現一塊三角形的禿髮區域,原因不明,多認為是一種先天性的皮膚病,跟斑禿(鬼剃頭)非常相似。而額部纖維化脫髮也是皮膚病的一種,額部的皮膚組織,因受某些原因纖維性硬化,導致毛囊壞死而致,多在更年期後出現。

2.  非對稱式髮線後移

前額及兩額角的頭髮,非對稱性地掉落一撮或數撮頭髮,成因包括外傷或手術留下的疤痕、斑禿、拔毛癖、顳側三角形禿髮、或其他皮膚病等。

手術外傷、皮膚病例如紅班狼瘡、頭皮感染、頭癬、扁平苔藓等,會令頭皮結疤,雖然本身的毛囊正常,但由於沒有了毛孔,毛囊活生生的困死在頭皮下,做成永久性的瘢痕性脫髮。

斑禿又稱鬼剃頭,患者突然在頭皮小面積沒有了毛髮,主要是免疫系統異常,引致體內的白血球錯誤攻擊正常的囊而導致枯死。敏感性體質的人,例如哮喘、鼻敏感、皮膚濕疹等,較容易出現斑禿,復發的機會也很大。若處理不當,會蔓延到整個頭甚至全身。

拔毛癖是一種強迫行為,患者因神經緊張,會反覆拔除頭髮或其他體毛,造成明顯的不規則光禿。

3.  廣泛性頭髮稀疏

除了前額鬢角,整體頭髮也同時出現稀疏,成因有休止期脫髮、荷爾蒙失調、服用某類藥吻、及遺傳性脫髮等。

休止期脫髮成因很多,身體或精神遭受到嚴重刺激壓力後,頭髮提早進入休止期,其中包括分娩、高熱、慢性疾病、營養不良、減肥、大手術、身體創傷、失血、嚴重精神壓力、甲狀腺功能低下、藥物影響等,通常在受刺激後四個月才會有大量落髮。

雄激素過多的女士,在青春期後多出現髮線後移、下頜及嘴唇上方毛髮增多、經期少而不準、多暗瘡、聲音低沉等,需及早求醫檢查是否患有腎上腺皮質腺瘤、卵巢腫瘤等,某類藥物也會導至荷爾蒙失調。

遺傳性脫髮女士與男士不同,較少出現髮線後移及M字額,主要是頂部前後分界的頭髮變薄,多見於中年女士,隨著年齡老化愈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