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

多謝《都市日報》邀請,可以在這個專欄和大家分享中醫的知識和體會。總是有病人問:「為什麼中醫總說不可以飲凍飲?吃生冷?我看中醫又說要清熱,那我直接飲杯沙冰,喝下去肚子冰冰的,不就很清熱了嗎?」

中醫說不能吃生冷,是因為「陽氣」是生命的根本,活人是暖暖的,當生命消逝了才是冰冷的。身體各個臟腑都要靠陽氣才可以運作,如果我們常常喝冷飲、吃生冷如雪糕、沙律等等,都會削弱陽氣,令臟腑的功能變得低下,出現種種不適。例如脾胃陽虛,就會易胃痛、胃氣、腹瀉等等;肺氣寒的話,就會咳嗽、久喘、痰多;腎陽虛的話,說會疲勞、怕冷、腰膝酸痛、不孕、性功能低下。尤其是女性,氣血一般較弱,生冷對身體的影響更大。

以上的情況不一定在吃生冷後立即出現,過程可能很緩慢,甚至到三十歲以上,身體質素慢慢下降時才出現。因此吃生冷一時爽,可是對身體的影響卻是緩慢而久遠了。

可是話說回來,香港的夏天長,動輒就三十多度,這時候還喝熱飲實在是難以忍受;亦有一些人體質燥熱,冬天也不怕冷,整天都易出汗。他們往往會奇怪,既然每次看中醫都是清熱,倒不如我飲杯沙冰,一杯到肚,整個人都涼快了,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身體各個臟腑都要靠陽氣才可以運作,經常喝冷飲、吃生冷如雪糕、沙律等等,都會削弱陽氣,令臟腑的功能變得低下,出現種種不適。

喝冷飲不等如清熱,冷飲的確可以降低身體的溫度,令整個人感覺涼快一點,煩躁的感覺也少一點。但問題是它只是「溫度冷」,本質並沒有清熱的效果,只有喝的時候舒服,不喝的話煩熱的感覺又會再回來。

從中醫角度看,只有性寒、性涼的食物/藥物才可以清熱,溫度不是最主要的。舉一個例,薄荷性涼,即使它在常溫狀應,飲用時也會令人帶有涼意,這些性涼性寒的中藥,才可以從根本清除內熱,因此涼茶即使熱飲,也是有效的。

吃生冷喝冷飲,帶來只是一時的舒服,可是伴隨的是整體體質緩慢下降,大家一定要忍口,尤其是在冬天,沒有必要的話就不要點冷飲了。

倪詠梅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碩士、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