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3日
腸癌

腸癌分四期,第一至三期治療以手術為主,第四期則主要是藥物治療,包括化療、標靶藥等,有些個案也會需要配合手術或放射治療。

例如腸癌確診時若在直腸位置,可能會建議先接受「術前誘導治療」,即在手術前進行化療及放射治療,以提高手術成功率和存活率,並能增加患者保留肛門的機會,免除將來需要在腹部設置人工造口,導致要隨身攜帶糞袋的不方便及心理影響。

若腸癌細胞已擴散到淋巴結,「術後化療」便可能成為必要的一環,以減少復發的機會和提高存活率。

至於一些已擴散到肝臟的腸癌患者,化療和標靶治療亦有助於縮細腫瘤體積,若患者對治療有良好反應,便有機會進行根治性切除,提高治癒的機會。所以,在今天來說,即使已擴散的腸癌,仍有部分可以根治。

現今的化療藥物推陳出新,患者除了在醫院或診所接受靜脈注射化療藥物外,亦可選擇口服化療藥,而口服藥物與針劑的效果相若,使用較為方便,又可減省住院的需要。另外,放射治療技術亦不斷進步,醫生可以透過電腦掃描、磁力共振、電腦X光分布圖等,更準確找出病人腫瘤的位置,再配合新式的強度調控放射治療儀器,有助集中殺死癌細胞,減少破壞其他正常的細胞及器官,療效比前有進步。

所以腸癌其實有很多不同治療方案,患者最重要是保持正向,積極治療。

腸癌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