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日
肺癌

早前醫院管理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公布最新癌症數字,肺癌取代腸癌,「重奪」頭號癌症位置。

Philip是一家大公司的管理層,40多歲,已婚,有一個小朋友,太太是全職主婦。他患上肺癌,已經是兩年多前,疫情前的事了。

當時,他的生活習慣真的不太好。首先是他的工作本身要中港兩邊跑,而且他在內地工作上接觸的人,都喜歡飲飲食食,於是Philip幾乎每晚都要應酬,又煙又酒,「有時想唞一晚都唔得。」

在這樣的工作情況下,他很少有機會運動。終於有一次,咳了很久,他也以為只是煙酒過多以及空氣不好,照樣中港兩地工作,沒有看醫生,更沒有照肺,結果最終咳出血,他才害怕了,急急求醫,檢查證實他肺部有一個約4厘米大小的腫瘤,而且已開始擴散,確診為第四期肺癌。

肺癌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醫生

Philip晴天霹靂,有如從夢中驚醒,原來眼前的一切都不是必然的,可能轉眼就會失去,而他的小朋友才5歲……他和醫生說著說著,就忍不住哭了。

但慶幸的是,Philip哭過後並沒有失去鬥志,他主動提出要積極治療,「就算1%機會我都要試!」醫生首先為他做基因測試,但可惜,結果證實他並不適合用標靶藥,因此主要用化療控制腫瘤。由於他的肺癌已是晚期,並非一個化療療程就可治癒。幸好現時藥物進步,他接受了不同的化療療程,每一個都幫助他延長了生命,最後更接受了最新的免疫治療。即使疫情期間,他小心翼翼,也沒有停止過治療。今天,他已經是確診晚期肺癌的第三年,仍然與瘤共存。

Philip的經歷說明了很重要的兩點:

  1. 即使年輕,也要留意自己的健康,不可以放縱。要避免煙酒,控制飲食,多運動。若仍堅持吸煙的話,那麼從50歲起可考慮每年接受一次低劑量輻射的電腦掃描,萬一有肺癌也可以盡早發現。
  2. 患了癌症,千萬不要放棄。近年很多治療方法推陳出新,對腫瘤的控制比以前大有進步,在很多情況下能做到與瘤共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