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部份曾患嚴重新冠肺炎的人士,康復後肺部出現纖維化。其實不只新冠肺炎,間質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都可以引致肺部纖維化。若持續性乾咳,或走路時經常「上氣唔接下氣」,就要小心了!
我們的肺裡有很多肺氣泡,是負責氣體交換的重要組織,在呼吸時把新鮮空氣送到血管,並把血管內的二氧化碳帶走,讓我們體內的細胞有足夠氧氣,維持器官正常運作。肺氣泡與肺氣泡之間有一種物質,稱為「肺間質」。一旦患了「間質性肺病」,有機會造成疤痕組織累積於肺部內,而形成疤痕組織的過程稱為「肺纖維化」,會影響負責向全身各部位供氧的肺泡和血管。
其實所有肺炎,包括新冠肺炎,亦有機會出現肺纖維化,但不同的是,間質性肺病的肺纖維化不單止影響受破壞的位置,情況亦會漸漸惡化,「蠶食」正常的組織,而值得注意的是,過多的「疤痕」可能會加劇肺纖維化,令氧氣更難以經肺部進入血流,導致氣促,使患者上樓梯或急步走都可能會感到呼吸困難。
肺纖維化其他症狀還包括乾咳、體重下降等。如沒有適切的治療,患者的肺功能會愈來愈差,嚴重甚至會出現肺衰竭,導致死亡。
「間質性肺病」的成因很多,包括自體免疫系統疾病,例如硬皮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結節病便可以併發間質性肺病。若懷疑病人患上「間質性肺病」,醫生一般會建議進行檢查,以確診及評估病情。雖然切除肺組織作進一步檢驗會是較精準的確診方法,但由於部份病人求診時的情況較差,醫生有需要避免進行此項入侵性的檢查,反之,醫生會根據X光部及肺科等不同專科醫生的臨床觀察,再配合胸部X光、電腦掃描、肺功能測試,以及驗血等檢查方法,以判斷病人有否患有間質性肺病。 現時有新的針對性藥物治療某些類型的間質性肺病,如硬皮症併發間質性肺病,以及惡化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以減慢患者肺功能下降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