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確診肺癌,當然要積極治療。
筆者曾分享以下個案:Philip是一家大公司的管理層,40多歲,已婚,有一個小朋友,太太是全職主婦。他患上肺癌,已經是兩年多前,疫情前的事了。當時,檢查證實他肺部有一個約4厘米大小的腫瘤,而且已開始擴散,確診為第四期肺癌。
慶幸的是,Philip並沒有失去鬥志,他主動提出要積極治療,「就算1%機會我都要試!」醫生首先為他做基因測試,但結果證實他並不適合用標靶藥,因此主要用化療控制腫瘤。由於他的肺癌已是晚期,並非一個化療療程就可治癒。幸好現時藥物進步,他接受了不同的化療療程,每一個都幫助他延長了生命,最後更接受了最新的免疫治療。即使疫情期間,他小心翼翼,也沒有停止過治療。今天,他已經是確診晚期肺癌的第三年,仍在努力和肺癌博鬥。

其實,近年很多治療肺癌的方法推陳出新,對腫瘤的控制比以前大有進步,在很多情況下能做到與瘤共存。現時可用於肺癌的療法包括:
外科手術 —— 針對早期未有擴散的肺癌,痊愈率可達60%或以上。因應病情需要,手術或會切除腫瘤及周邊部分組織,甚至整邊肺部。
放射治療 —— 用於早期肺癌作根治性治療。也可用於手術後的輔助治療,亦適用於因年長或其他疾病不適合接受手術的患者。
化療 —— 如果肺癌細胞已轉移或擴散到其他器官,醫生常會用化療藥阻止癌細胞分裂及增長。會因病情需要注射一種或多種化療藥,每個療程大約需要注射4-6次。
標靶治療 —— 針對某類癌細胞特徵而設,副作用比一般化療較少,適合用於晚期肺癌而基因檢測結果符合的病人。
免疫治療 —— 透過藥物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統對付癌細胞。副作用較輕微,是化療和標靶藥物以外的選擇。